LX-123仓储星,B-7区仓库内部,恒定的低温与微弱的环境系统嗡鸣,构成了这里永恒的背景。
高洋站在终端前,屏幕上显示着赵晓那套“自主研发”的简易预警系统界面。原本应该相对平稳的背景信号曲线,此刻却如同紊乱的心电图,间歇性地跳出一个个不规则的峰值脉冲,虽然强度不高,但出现的频率和模式都透着一股刻意为之的试探意味。
“‘友商’的市场调研团队,看来是加大‘用户行为分析’的力度了。”高洋指着屏幕上那些突兀的尖峰,对围拢过来的老陈和赵晓说道,语气带着一种技术宅分析竞品动态时的冷静,“这种信号特征,排除了常规的舰船通讯、导航信标或者自然星体干扰。更符合低功率、短脉冲的主动扫描或渗透式侦测模式。他们在对我们这个‘边缘节点’进行‘漏洞扫描’和‘压力测试’。”
老陈狠狠吸了一口快要燃尽的电子烟,浑浊的烟雾从他鼻孔喷出,脸色阴沉得能拧出水来:“操他娘的南边那群反骨仔!真把咱们这破仓库当自家后院了?想来就来看两眼?狗鼻子够灵的!”
赵晓则显得有些不安,手指无意识地绞在一起:“洋哥,陈哥,他们……他们不会真的派船过来,把咱们这儿……端了吧?”
“现阶段直接进行‘物理层面清除’(武装攻击)的概率,评估为低。”高洋摇了摇头,语气平稳地分析,“我们这点‘固定资产’和‘库存现货’,其战略价值还不足以支撑他们发动一次跨越星域的、风险不低的‘收购行动’(军事攻击)。更大的可能性是持续的情报收集,或者……寻找我们防御体系中的‘零日漏洞’(薄弱环节),为后续可能的、小规模的‘渗透测试’(特种骚扰)或‘资源劫持’(物资抢夺)做准备。这在商业竞争里,叫做‘竞争性情报收集’与‘潜在威胁评估’。”
他略微停顿,转向老陈,用更正式的语气说道:“陈哥,这个情况,我们需要向李兵少校做一次正式的‘风险升级报备’。起草一份报告,重点强调近期监测到持续且异常的空间信号活动,怀疑是针对本仓储节点的有目的性侦察,建议提升基地整体警戒级别,并申请额外的传感器支持或巡逻力量关注。虽然大概率还是‘已读不回’,或者收到一句‘保持警惕’的模板回复,但该走的‘流程合规’必须到位。这叫‘组织内部的风险责任界定’。”
老陈会意地点点头,将烟头摁灭在随身携带的便携式烟灰缸里:“懂,屁股要擦干净,锅不能乱背。我这就去弄,用最严重的措辞,把情况往大了说,反正上面也不在乎多我们这一份‘狼来了’的报告。”
高洋又看向赵晓,布置下一步任务:“晓子,你的‘哨兵系统’(预警系统)这次立了功。继续保持高强度监控,重点记录这些异常信号的出现时间规律、持续时间、中心频率以及可能的调制方式。建立详细的事件日志。另外,我们之前以‘提升综合安防响应能力’为由,申请的那次多部门协同‘消防与紧急状态处置演练’,必须尽快推动落实了。现在的理由更加充分——应对可能存在的、来自外部的非对称安全威胁。”
“必须把‘熟悉战时装备操作’和‘验证内部应急流程’这两件事,从纸面规划推向‘实战化测试’阶段。”高洋在心里补充道,危机感的迫近让他不再满足于小打小闹的准备工作。
赵晓受到鼓舞,用力点头:“明白,洋哥!我再去废弃零件区‘深度挖掘’一下,看能不能找到信号增益更强或者带初级滤波功能的旧芯片,争取把咱们这‘哨兵’的‘视力’和‘听力’再提升一个等级!”
两人领命离开后,高洋独自走到仓库深处,在一排摆放着老式CF-23型单兵能量步枪的合金货架前停下。他取下一把,动作熟练地检查能量电池插槽的接触点、枪膛导轨的磨损情况,以及扳机护圈下的保险机构。冰冷的金属触感传来,这些型号老旧、但结构经过战火考验的“烧火棍”,保养状态比他预想的要好。
“光有‘早期预警系统’(EWS)还不够,那只是眼睛和耳朵。真到了需要‘物理隔离’(武力对抗)的时候,还得靠这些‘最终执行单元’(武器)。”他掂量着手中沉甸甸的步枪,心中盘算,“得找个合适的机会,以‘熟悉封存装备性能,确保紧急状态下能快速启用’的名义,让老陈、赵晓,再挑几个平时沉默寡言、嘴巴严实的兄弟,私下里‘复习’一下这些老伙计的基本操作和简易维护。这算是……非官方的‘技能保持性训练’和‘团队凝聚力建设’吧。”
他缓步走到仓库巨大的观察窗前,厚重的复合玻璃外,是LX-123仓储星永恒不变的、被无数庞大金属穹顶分割的灰蒙天空,远处两颗伴生星散发着冷淡的光芒。内心的紧迫感如同不断上涨的暗潮,拍打着他“苟住发育”的心理堤坝。外部环境的持续恶化,意味着他这只想在岸边礁石缝里安稳度日的“老咸鱼”,必须尽快找到或者打造一个更坚固、更隐蔽的“水下安全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