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黑龙江将军巴海率领的万余鄂伦春、索伦等部族战士,如同幽灵般撒向外围的丛林与河谷。他们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和与生俱来的狩猎本能,不断设置陷阱、伏击明军斥候、袭击落单的小股部队。他们的攻击虽无法撼动明军主力,却如蚊蝇滋扰,持续放血,让明军每一步推进都伴随着紧张与损失,极大地迟滞了明军的侦察和先锋部队行动效率,为两座坚城的备战赢得了更多时间。
而最令人不安的,是皇太极本人以及清军最核心的机动力量——包括满洲、蒙古八旗精锐骑兵在内的数万大军,在七月底完成战略部署和任务分派后,如同人间蒸发一般,消失在茫茫雨幕与辽东错综复杂的山川之后。大军行进痕迹被雨水和刻意布置所掩盖,所有的情报线索骤然中断。留给留守的济尔哈朗、多尔衮等人的,只有那句冰冷而坚定的指令:“固守待机,必坚忍至冬。待风雪起,明师自溃。”这支决定性的打击力量不知所踪,成为了悬在整个战局之上最沉重的阴云。
消息传至明军大营,中军帐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
沙盘之上,代表辽阳、沈阳的两座模型孤零零地矗立,而它们周围原本密布的、象征清军据点的小旗已被尽数拔去,留下一片触目惊心的空白。这份“轻易”获得的战略空间,非但没有带来任何喜悦,反而像无形的巨石压在每一位将领心头。
“陛下,诸位将军,”性格刚猛的黄得功率先打破沉默,他蒲扇般的大手“啪”地按在沙盘边缘,指着辽、沈二城,“皇太极这厮,分明是学那刺猬,把浑身硬刺都竖了起来,缩成一团!坚壁清野,是要让我们这数万大军,在这烂泥塘里空耗粮饷,钝了刀锋!”
一旁的曹文诏,这位以勇毅和谨慎着称的宿将,眉头紧锁成了川字。他补充道:“黄将军所言极是。但最关键的,是皇太极和他那数万铁骑的去向!近日各处探哨、夜不收回报,以往如影随形的鞑子游骑仿佛一夜蒸发,再无踪迹。这绝非寻常!”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愈发低沉,“若我军主力顿兵于坚城之下,数月不克,师老兵疲,粮道漫长……届时,皇太极亲率其精锐铁骑,自任何一处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向突然杀出,直插我侧背,或断我粮道……”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帐中所有人都感到一股寒意自脊背升起。那将是比任何正面交锋都可怕的灾难——全军覆没的阴影,似乎已经随着皇太极的消失,而笼罩在头顶。
朱由检缓缓抬起头,目光再次投向沙盘上那片巨大的、代表未知的空白区域。那里,是皇太极和清军铁骑消失的方向。他仿佛能透过这沙盘,看到雨雾山林之中,皇太极那双冷静而狡黠的眼睛,正默默地注视着明军的一举一动。
“皇太极……你果然是一代枭雄。”朱由检心中默念,“不争一城一地之得失,直指朕大军命脉所在。此非退缩,而是将自身化为潜藏于九地之下的毒龙,等待着一击必杀的机会。”
潜龙已入渊,战局,愈发扑朔迷离。每一步,都可能踏入万劫不复的陷阱。
喜欢撰鼎记请大家收藏:(m.38xs.com)撰鼎记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