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述递来的那份厚重的项目计划书,像一块充满诱惑的磁石,静静躺在王芳的书房桌面上。她几次翻开,里面勾勒的宏伟蓝图——国家级的平台、跨领域的影响力、推动文化艺术普惠的愿景——都让她心潮澎湃。这不仅仅是事业上的一个机遇,更是对她个人能力和理念的一种至高认可。她几乎能想象,在这个舞台上,她能实现的、能影响的,将远超“芳华新生基金会”目前的边界。
然而,家族会议上那冰冷的审视目光,赵文渊意有所指的冷笑,尤其是赵峰那公事公办、甚至带着一丝默认质疑的态度,像一盆冷水,时时浇熄她心头的热切。
她知道,如果接下这个项目,意味着她需要投入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意味着她与程述将不可避免地频繁接触。在赵氏家族那些本就对她这个“外来者”虎视眈眈的人眼里,这无疑是授人以柄。他们会怎么说?会说她王芳借着赵家的资源站稳脚跟后,就急于攀附更高的枝头?还是会把程述的回归与她参与项目,编造成一段死灰复燃的旧情,借此攻击她对家族、对赵峰的不忠?
压力不仅来自外部,更直接地来自她最亲密的枕边人。
夜晚,卧室里只亮着一盏昏黄的壁灯。赵峰靠在床头,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看书或处理邮件,而是沉默着,似乎在等待什么。
王芳洗完澡出来,擦着湿漉漉的头发,试图让气氛轻松一些:“还在想白天的事?”
赵峰转过头,目光沉静地看着她,没有绕圈子:“程述那个项目,你怎么想?”
王芳在他身边坐下,选择坦诚:“机会很难得,平台和资源都是顶级的,对基金会未来的发展,甚至对我个人……”
“芳芳。”赵峰打断她,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分量,“我希望你慎重考虑。或者说,我希望你……以家庭为重。”
王芳擦头发的动作停了下来。
赵峰继续道,语气是尝试性的温和,却掩盖不住内里的强硬:“你现在是赵家的媳妇,是赵氏集团的一份子。家族内部刚刚因为基金会和集团业务的关联产生质疑,在这个敏感的时候,你再跑去和一个……旧识,合作一个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的国家级项目,外界会怎么看?家族里的人会怎么想?”
他顿了顿,伸手握住她的手,掌心温热,话语却带着凉意:“我知道你有能力,也有抱负。但有时候,身份和责任意味着需要做出取舍。管理好基金会,扮演好赵太太的角色,稳定好我们的小家,这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事业’。我不希望你太累,也不希望……因为一些不必要的事情,引来更多的风波和误解。”
他的话,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将她紧紧缠绕。他没有明令禁止,但“以家庭为重”这几个字,重若千钧。它代表着一种期望,一种传统观念里对妻子角色的定位,也代表着赵峰,在用他们夫妻的关系、用家庭的稳定,向她施加压力。
自我实现的渴望与家庭责任的要求,在她内心激烈地拉扯。一边是璀璨夺目、可以实现更大价值的舞台;一边是她苦心经营的家庭和婚姻,以及丈夫明确表达的、希望她退守后方的意愿。
她看着赵峰,他眼神里有担忧,有关切,但更深处的,是一种不容挑战的、属于掌控者的坚持。他并非不认可她的能力,或许正因为他认可,才更不希望她脱离他所能影响和掌控的范畴,去一个由“程述”主导的、充满未知和潜在风险的世界。
那一夜,王芳失眠了。她站在书房的落地窗前,看着楼下花园里在夜风中摇曳的树影,感觉自己就像那些枝条,被来自不同方向的力道撕扯着。
接受,可能意味着家庭内部的烽烟再起,夫妻关系面临严峻考验。
拒绝,则意味着亲手关上通往更广阔天地的大门,将那个充满激情和可能的自我,重新塞回一个被定义好的、属于“赵太太”的壳子里。
哪一个选择,才是真正的守护?守护她的家庭,还是守护她内心那个不断想要突破、想要发光的自己?
天快亮时,她拿起手机,给程述发了一条简短的信息:
“程师兄,感谢您的厚爱与邀请。经过慎重考虑,因个人精力与现有事务无法兼顾,恐难胜任文化艺术中心的重托,只能遗憾婉拒。祝愿项目圆满成功。”
信息发送成功的提示亮起,她放下手机,感觉心里空了一块,却又被另一种沉甸甸的东西填满。她选择了守护眼下看得见的、却暗流涌动的家庭港湾,而那个关于更广阔世界的梦想,被她亲手搁浅在了黎明前的黑暗里。只是,这种牺牲带来的隐痛和不甘,像一根刺,深深扎进了心底。
喜欢离婚后我一夜暴富请大家收藏:(m.38xs.com)离婚后我一夜暴富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