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涛揣着钱票往回赶时,脚步比来时轻快了不少,可心里却没放松——那道阴鸷的目光像根刺,提醒他黑市的风险远没过去。路过镇上供销社,他拐进去,用五毛钱和三斤粮票买了两斤白面、一块肥皂,又给母亲扯了半尺蓝布,给父亲买了包最便宜的烟丝,把背篓塞得满满当当。
刚到榕树村村口,就见母亲李秀兰正站在老槐树下张望,头发被风吹得有些乱。看见他的身影,老人眼睛一亮,快步迎上来,伸手就去接背篓:“涛子,你可算回来了!这一去大半天,我跟你爹都担心坏了。”
“娘,我这不是好好的嘛。”杨涛笑着把背篓递过去,故意把白面和蓝布露在外面,“去镇上运气好,跟人换了点白面,还扯了块布,您留着做件新衣裳。”
李秀兰摸到白面袋子,又捏着软乎乎的蓝布,眼圈一下子红了:“你这孩子,瞎花钱干啥?家里还有粗面呢……”嘴上说着,嘴角却忍不住往上翘,拉着他就往家走,一路跟遇见的邻居笑着打招呼,那股子扬眉吐气的劲儿,是杨涛穿越过来后头回见。
到家时,父亲杨老根正坐在门槛上抽烟,烟杆里装的还是最便宜的旱烟末。看见背篓里的白面和烟丝,老人愣了愣,没说话,只是把烟杆在鞋底磕了磕,起身去灶房帮着烧火。
晚饭时,锅里飘着白面馒头的香气,还有一碗炒山獾肉,油花亮晶晶的。杨老根咬了口馒头,又夹了块肉,突然叹了口气:“涛子,你现在懂事了,爹高兴。但镇上不比村里,以后少往外跑,安稳过日子比啥都强。”他没问钱和白面是怎么来的,可眼神里的担忧,杨涛看得明白。
“爹,您放心,我心里有数,不会惹事。”杨涛给父亲夹了块肉,“以后咱家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吃完饭,杨涛借口累了,回了自己那间小破屋。他没点灯,借着窗外的月光,从怀里摸出剩下的钱——整整四十二块五毛钱,还有十七斤粮票。这笔钱在1980年的山村,已经算得上一笔“巨款”,可杨涛知道,这还不够。想让家人真正安稳,想在黑市上站稳脚,他得有更强的狩猎能力,更趁手的工具。
他翻出原主爷爷留下的那把老旧猎刀,刀身锈迹斑斑,刀刃也钝了。还有几枚兽夹,弹簧都没了力道。杨涛摩挲着猎刀,脑子里闪过前世在部队学的武器改造知识——他可以用这笔钱,买些钢材、弹簧,把猎刀磨锋利,再做几枚更结实的连环兽夹;还能做一把复合弓,比村里猎户用的木弓射程更远、力道更强,再淬上些麻药,对付野猪、狐狸这类猎物,会轻松很多。
第二天一早,杨涛就去了村里的铁匠铺。铁匠老王头跟原主没少闹过矛盾,见杨涛来,脸拉得老长:“二流子,你又来干啥?想偷我家铁疙瘩?”
“王大爷,我是来跟您买东西的。”杨涛没在意他的态度,递过去一包烟丝,“我要半块钢板,几根粗弹簧,再要些细铁丝,您开个价。”
老王头捏着烟丝,愣了愣——这烟丝比他平时抽的好上不少,再看杨涛的眼神,也没了往日的吊儿郎当,倒多了几分稳重。他哼了一声,报了个价:“钢板贵,加弹簧和铁丝,一共八块钱。”
杨涛爽快地付了钱,又多给了五毛钱:“麻烦您把钢板切成两指宽的条,弹簧也帮我校直了,我下午来拿。”
老王头接过钱,看杨涛的眼神又变了变,没再多说,埋头干活去了。
下午,杨涛拿回材料,躲进自家后院的柴房,关上门开始忙活。他用磨石把猎刀反复打磨,直到刀刃泛出冷光;又用钢板条做弓臂,用校直的弹簧做弓弦,缠上细铁丝加固;兽夹则换成了更粗的弹簧,还在夹齿上磨出了倒刺,一旦夹住猎物,根本挣脱不开。
忙到天黑,一把崭新的复合弓和三枚改良兽夹摆在了柴房里。杨涛拉了拉弓弦,力道十足,他满意地点点头——有了这些利器,下次进山,他能猎到更大的猎物。
可就在他准备收拾工具时,院门外突然传来几声嚣张的叫骂:“杨涛!你给老子出来!听说你小子最近发了财,还敢抢老子的生意?”
杨涛眉头一皱——是村里的二流子刘三,以前跟原主混在一起,专干偷鸡摸狗的事。看来,他的“好日子”,还没那么容易过。
喜欢穿越80我在黔东南当猎户请大家收藏:(m.38xs.com)穿越80我在黔东南当猎户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