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树林的遭遇像一盆冰水,浇醒了城郊小院里的每一个人。
之前虽然也知道危机四伏,但直到亲身面对那远超想象的诡异戏鬼和幕后更深沉的黑暗,他们才真切地体会到“捕蝶人”及其背后存在的可怕。
那种如同置身于巨大捕兽夹中的无力感,促使着每个人都在拼命地想要抓住任何一丝能够增强自身力量的可能。
接下来的几天,小院里的气氛凝重而忙碌,仿佛一个临战前的训练营。
舒言几乎将自己埋在了数据和古籍里。
他不仅反复分析从戏台附近采集到的能量残留样本,试图解析其构成和来源,还开始大量翻阅蓝孔雀带来的那些涉及古老仪式、阵法以及各种邪祟记载的典籍。
他本就聪慧,此刻更是将逻辑推理能力运用到了极致,常常通宵达旦,眼镜片后的双眼布满了血丝。
他希望能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找到“捕蝶人”可能使用的仪式类型、弱点,或者至少是预警的方法。
蓝孔雀则承担起了“教官”的角色。她不再藏私,将自己所知的一些基础符箓绘制技巧、简单的步法口诀以及如何更有效地运用自身阳气(或特殊器物)对抗阴邪之气的法门,倾囊相授给高泰明和建鹏。
高泰明学得很快,他天赋异禀,对能量的感知和操控有着惊人的直觉,往往能举一反三,将蓝孔雀教导的技巧与他自身那种源于家族传承的、偏向守护和净化的力量结合,形成独特的运用方式。
建鹏虽然在这方面天赋稍逊,但他胜在毅力惊人,一遍遍不厌其烦地练习着基础的运气和激发符箓的动作,汗水常常浸透他的衣衫,只为了在关键时刻能多发挥一分作用。
文茜的变化或许是最大的。
那次镜中遇险和树林外的等待,让她彻底摒弃了最后一丝侥幸和旁观的心态。
她知道自己可能是所谓的“容器”潜质,虽然还不明白这具体意味着什么,但手中那枚能克制怨灵的发卡是实实在在的力量。
她不再满足于被动地等待保护,而是主动向蓝孔雀请教如何更有效地激发和使用“幽影石”的力量。
她将自己关在房间里,摒弃杂念,努力去感受发卡中那丝微弱的冰凉气息,尝试着与之沟通、引导。
过程缓慢而艰难,时常毫无进展,甚至会因为精神过度集中而头痛欲裂,但她没有抱怨,也没有放弃。
偶尔,在她全神贯注之时,发卡上的裂纹会闪过一丝微不可察的蓝光,虽然短暂,却让她看到了希望。
封银沙依旧是独来独往,但他并非无所事事。
他常常独自离开小院,在周围的区域巡视,他的感知范围远比其他人要广,像是在警惕着可能来自其他方向的威胁。
有时他会带回一些生长在极阴之地的、带有特殊属性的草药或矿物,交给蓝孔雀辨认或处理。
他很少主动指导他人,但当他看到高泰明或建鹏在练习中出现明显的谬误时,会惜字如金地指出关键,往往一针见血,让他们受益匪浅。
他的存在,像是一根定海神针,虽然沉默,却让众人感到一丝安心。
而陈思思,则面临着最特殊也最艰难的挑战——主动唤醒并掌控蓝蝶印记。
她选择在莫言房间隔壁的空房间里进行尝试。
这里安静,离莫言近,能让她感到安心。
她盘膝坐在房间中央的垫子上,闭上眼睛,努力排除杂念,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左手无名指的指根处。
那里平时并无异样,只有当遇到危险或者她情绪剧烈波动时,蓝蝶印记才会显现并发挥作用。
现在,她需要在不依赖外部刺激的情况下,主动去感知它、触碰它、引导它。
起初的尝试几乎是徒劳的。
她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呼吸,甚至血液流动的声音,却丝毫感受不到印记的存在。
它就像完全融入了她的身体,沉睡不醒。
焦躁的情绪开始滋生,她越是急切,就越是无法进入状态。
她想起封银沙说过的话——“频率”。
就像收音机调频一样,需要找到那个正确的“波段”。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不再刻意去“寻找”印记,而是开始回忆。
回忆印记被动激发时的感觉——那种温暖的、仿佛源于生命本源的流动感;回忆使用印记力量时的感觉——虽然伴随着透支和虚弱,但那种纯净的、能够驱散黑暗的光明……
她将自己沉浸在这些感觉里,放空思绪,不再强求。
时间一点点流逝,房间里静得只能听到她自己的呼吸声。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她几乎要因为精神疲惫而放弃时,一种极其微弱的、仿佛蝴蝶翅膀拂过心尖的悸动,从指根处传来!
陈思思心中一震,连忙稳住心神,不敢有丝毫惊扰。
她小心翼翼地引导着意识,如同呵护初生的幼苗,轻轻触碰着那丝悸动。
渐渐地,那感觉变得清晰了一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