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香阁内暖香袭人,四角摆放的鎏金炭盆将冬日的寒意隔绝在外。贵女们三三两两聚在一处,低声谈笑,目光却时不时扫向门口,带着似有若无的打量。
沈静姝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窗外几株红梅开得正盛,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她垂眸静坐,姿态端庄,既不刻意回避众人的视线,也不主动与人攀谈。那身独特的深紫衣裙在满室锦绣中反而格外醒目,引得不少目光在她身上流连。
哟,这不是安国公府的大小姐吗?
一个略带尖细的声音打破了这一角的宁静。沈静姝抬眼,只见一个穿着鹅黄缕金百蝶穿花锦裙的少女款款走来,身后跟着几个同样打扮华丽的贵女。为首的那个容貌娇俏,眉眼间却带着几分刻薄,正是吏部侍郎的千金赵婉儿,沈静怡的闺中密友。
许久不见,沈大小姐倒是......变了不少。赵婉儿上下打量着沈静姝,目光在她那身与众不同的衣裙上停留片刻,唇角勾起一抹讥诮的弧度,只是这身打扮,未免也太素净了些?知道的说是大小姐品味独特,不知道的,还以为安国公府揭不开锅了呢。
她身后的几个贵女掩唇轻笑,目光中满是幸灾乐祸。
沈静怡在不远处与几位小姐说话,看似没有注意到这边的动静,唇角却微微上扬。
沈静姝面色不变,纤长的手指轻轻抚过茶杯边缘,声音平静无波:赵小姐说笑了。赏花宴赏的是花,品的是雅趣。若是打扮得太过招摇,岂不是辜负了这满园芳华?
她抬眼看向赵婉儿,目光清亮:况且,衣着但求整洁相得益彰,何必争奇斗艳?《女诫》有云:女子之德,在静在俭。赵小姐饱读诗书,想必比静姝更明白这个道理。
赵婉儿被噎了一下,脸色微变。她没想到这个向来怯懦的沈静姝竟敢当众反驳她,还搬出了《女诫》。正要再说什么,却听门口内侍高声通传:
贵妃娘娘驾到——!
顿时,所有人都安静下来,纷纷起身,整理衣冠,垂首恭迎。
只见一位身着宫装、雍容华贵的美妇人在宫人的簇拥下缓步而入。她约莫三十许年纪,肌肤胜雪,眉目如画,头戴九尾凤钗,身着红色宫装,裙摆上用金线绣着繁复的牡丹图案,每走一步都流光溢彩。正是当今圣上最宠爱的李贵妃。
都平身吧。李贵妃声音温和,带着恰到好处的笑意,今日不过是赏花闲聚,大家不必拘礼,随意些才好。
众人谢恩起身,却依旧保持着恭敬的姿态。
李贵妃目光在人群中扫过,在几位身份尊贵的夫人和小姐身上略作停留。当她的视线掠过角落里的沈静姝时,微微停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
这位便是安国公府的沈大小姐吧?李贵妃忽然开口,声音清晰地传遍整个凝香阁。
霎时间,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沈静姝身上!
柳如眉和沈静怡的心同时提到了嗓子眼!尤其是柳如眉,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她万万没想到,贵妃娘娘竟会单独点名这个她最不想看到的继女!
沈静姝心中亦是一凛,但面上依旧从容。她上前一步,规规矩矩地行了个大礼,声音清越平稳:臣女沈静姝,参见贵妃娘娘。
起来吧。李贵妃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抬起头来,让本宫瞧瞧。
沈静姝依言抬头,目光恭谨地垂落,并不直视凤颜。
李贵妃仔细端详了她片刻,点了点头:嗯,模样好,气度也沉静。本宫记得,你母亲......是林氏?
回娘娘,正是。沈静姝心中微动。贵妃为何突然提起她生母?
林氏......李贵妃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似有惋惜,是个知书达理的。可惜了。
这话说得意味深长,在场不少年长的夫人都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柳如眉的脸色更加难看,手中的帕子几乎要被绞碎。
今日这身打扮,倒是清新别致。李贵妃转而笑道,目光在沈静姝的衣裙上流转,在这满园锦绣中,反而格外醒目。起来吧。
谢娘娘夸赞。沈静姝再次行礼,这才起身,退回原位。
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句问话,但能被贵妃娘娘单独点名并称赞,这已是莫大的脸面!更不用说,贵妃还特意提到了已故的林氏!
一时间,众人看沈静姝的眼神都变了。惊讶、好奇、探究,甚至还有几分嫉妒。原本那些带着轻蔑的目光,此刻都多了几分审视与计量。
沈静怡死死攥着手中的帕子,指甲深深陷入掌心。她苦心经营多年,才在京城贵女圈中有了些许名声,今日更是精心打扮,指望着能在贵妃面前留下印象。可现在,所有的风头都被这个她一向看不起的姐姐抢走了!
柳如眉强撑着笑容,与身旁的夫人寒暄,眼神却冷得能结冰。
这时,李贵妃又笑着提议:光是赏花饮酒也有些无趣,不若让这些年轻的孩子们展示些才艺,添些雅兴,诸位觉得如何?
贵妃发话,自然无人反对。在场的公子小姐们更是精神一振,这可是在贵人面前露脸的大好机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