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厅灯光亮得刺眼,主持人声音从喇叭里传出来,带着点刻意的兴奋:“各位嘉宾请站到对应操作台前,第一环节‘盲选食材挑战’马上开始!”
陈宇默站在九号台边,手套已经戴好,手指轻轻活动了一下。他没急着往前凑,也没像旁边几个人那样东张西望找镜头,只是低头看了眼自己的背包——拉链闭合,录音笔开关朝上,随时能用。
主持人穿着一身亮紫色西装,在台上转了个圈,笑嘻嘻地举起手里的抽签箱:“咱们这环节讲究一个‘缘分’,抽到啥做啥,不能换也不能退哦!友情提示——今天准备的食材,可都是‘有生命力’的。”
台下一阵哄笑,有人起哄:“该不会是活鸡吧?”
“比那还刺激。”主持人眨眨眼,开始念号码,“一号,请上前来抽取你的命运!”
一个个嘉宾上前,打开箱子时表情各异。有人抽到的是跳动的泥鳅,有人拿到一盒刚挖出来的野山菌,还有人掀开盖子瞬间吓得后退两步——里面是几只爬得飞快的田螺。
轮到顾深时,他笑着走上前,特意放慢动作,抽出一个贴着绿色标签的箱子。打开一看,是一堆鲜嫩的蚕蛹,正微微颤动。他挑眉:“行啊,这玩意儿炸一下挺香。”回头瞥了眼陈宇默,嘴角压了压,没说话。
王均抽到的是黄鳝,拎出来的时候还甩了甩尾巴,惹得边上女嘉宾尖叫一声。他得意地笑了下,把箱子往台面上一放,顺手拍了拍顾深肩膀。
气氛越来越热闹,只剩下最后一个灰色箱子没被抽走,孤零零地摆在角落。编号栏空着,连标签都没有。
“九号——陈宇默!”主持人提高音量,“来吧,让我们看看你和大自然有没有默契!”
全场目光集中过来。有人抱着手臂等着看笑话,有人举着手机对准他,镜头反光一闪。
陈宇默没动声色,缓步走过去。他先扫了一眼其他箱子的编号顺序,发现都是从一到八,唯独这个没有标记。他蹲下身,伸手碰了碰箱角,木料有点粗糙,像是临时拼的。
他抬头问:“这个箱子……是不是没登记编号?”
主持人愣了半秒,随即笑道:“哎哟,观察力不错嘛!这是特别准备的‘神秘款’,专为有勇气的嘉宾保留。”
话音落下,观众席又是一阵笑。
陈宇默点点头,没再追问。他双手搭在箱盖上,缓缓掀开。
一股潮湿的泥土味扑面而来。箱底铺着黑土,上面密密麻麻全是扭动的黑影——活蚯蚓,粗的有小指长,细的像线头,挤在一起蠕动,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现场安静了一瞬。
紧接着,爆发出更大的笑声。
“哇!真·高蛋白生态食材啊!”主持人立刻接过话头,凑近话筒,“陈同学,你敢不敢碰它?打算怎么做?清蒸?还是生吃?”
他故意拖长语调,带动节奏。台下不少人捂嘴笑,有人低声说“这也太恶心了”,也有人喊“赶紧扔了吧”。
陈宇默没退,也没露出一丝不适。他反而蹲得更低了些,伸出手,在离蚯蚓几厘米的地方虚晃了一下,观察它们的反应。见它们因震动集体缩回土里,他又轻轻拨了拨表层。
“状态不错,”他抬起头,语气平静,“没脱水,也没死体混入,应该是刚取出来的。”
全场愣住。
主持人笑容僵了下:“你……你还真打算用?”
“当然。”陈宇默站起身,拍了拍手,“蚯蚓在中医里叫‘地龙’,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十年前云南就有餐厅推出过蚯蚓宴,现在国外也有不少米其林主厨拿它做分子料理。”
他说完,转向镜头,声音清晰:“我们怕的不是食材本身,是不了解。今天我就做个‘大地之吻’煎饼,用土地养出的生命,回馈土地的味道。”
一句话出口,笑声戛然而止。
主持人张了张嘴,想接梗却接不上,脸上的夸张表情挂不住了。
陈宇默不再理会他,转身走回操作台,从背包里取出密封罐,倒出一点姜汁和料酒混合液,又向工作人员借来清水盆和滤网。
“能给我一盆冷水吗?”他问。
工作人员迟疑了一下,点头去拿。
旁边几个嘉宾看得目瞪口呆。刚才还在嘲笑的人,现在忍不住交头接耳。
“他真要做?”
“看着还挺专业的……”
顾深坐在五号台,脸色阴了下来。他盯着陈宇默的动作,低声对王均说:“他怎么一点都不慌?”
王均冷笑:“装的。等会处理不了,自然得认栽。”
话音未落,陈宇默已经开始清洗。他先把蚯蚓倒入清水盆,轻轻搅动。冷水刺激下,蚯蚓活跃起来,排出体内杂质。接着换盐水浸泡十分钟,逼出残泥。
整个过程利落有序,他还顺口解释:“去腥关键不在火候,而在预处理。就像做人,表面干净没用,内里得清。”
这话一出,台下有人轻笑,主持人脸色更难看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