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七点半,我刚刷完牙,嘴里还泡沫没吐干净,系统就蹦出来了。
【利息对象评估提醒:
002 号:吴家。】
界面很简单,像个冷冰冰的表格:
过去十年重大事件:
【儿童重症一例,长期后遗症;
农作物受灾两次;
外出务工欠薪一次。】
当前状态:
【负债:约 7.8 万;
资产:老宅一栋,无稳定现金流。】
风险备注:
【本年度农村金融支持名额紧张,吴家近期贷款申请失败概率:76%。】
最下面一行小字:
【建议宿主考虑将部分“个人气运”或“村源气运”调配至 002 号,以平衡历史损失。】
我看着那行“个人气运”三个字,脑袋里只剩一句话:
——终于轮到我倒霉了?
我妈在厨房喊:“林宴!再不吃饭,豆浆结皮了!”
我一边拿毛巾胡乱擦嘴,一边在心里对系统说:“你等一下,我先喝口豆浆,人生总得有点顺序。”
【系统提示:本次评估为建议性质,宿主可暂不操作。】
“那你别挂红色感叹号行吗?”我翻了个白眼,“红色看着很糟心。”
【红色代表优先级较高。】
“你有时候还真像我大学里那个教务系统。”我把手机丢在桌上,“动不动给你推一个‘待处理事项’,不处理它就一直闪。”
我爸抬头看我:“你跟谁说话?”
“跟我人生的 bug 说。”我抓起一个馒头咬了一口。
他只当我又在讲大学里那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哼了一声:“吃完快去帮小杏搬货。你在村里的这几天,总算能干点实事。”
“我等下先去一趟吴家。”我说。
桌上安静了一瞬。
我妈从厨房探出头:“你怎么想起去他们家?”
“前两天在村委会门口听人说,他们又去镇上跑贷款。”我含糊了半句,“看看情况。”
我爸叹了口气:“那家确实够难。谁也没想到,一个烧就把娃烧成那样。”
那一瞬间,我脑子里闪回十几年前的画面——
夏天,村里停电,小孩发高烧,家里人说“再看看”,拖了一夜。
第二天送到镇医院,人醒是醒了,就是再也跟以前不一样了。
那时候我还小,只觉得“好可怜”。
现在再想一遍,总觉得“好熟悉”。
——同一年,我在小考里命好得离谱,随便写都拿了全镇前十。
有人倒霉,有人欧皇。
故事站在不同的人身上,就是不同版本。
“那你去了别乱说话。”我妈提醒,“人家现在见到谁都难堪,你别上去就来一句‘要不要帮忙’。”
“我有这么没眼力见吗?”我反问。
我爸看了我一眼:“有。”
“……”
吃完饭,我从苏家那条小路绕过去,刻意没往便利店那边瞟——那边太热闹,我今天不想当背景板。
走到半路,周甜从电动车后座上跳下来,差点撞我一脸。
“哎哟!”她抱着手机,“你怎么跟 NPC 一样突然刷出来?”
“你才 NPC。”我扶住车把,“大清早去哪儿?”
“采访。”她理直气壮,“我准备拍一期‘便利店之外的古柳’。”
“你这是给自己节目起名呢?”我瞥了一眼她的手机屏幕,备忘录上写着几个标题:
【#示范户背后:村里普通人的故事#】
【#当好运砸到邻居家,我家还能剩啥#】
“第一集拍谁?”我问。
“吴家。”她说,“你也去?”
我停了一下:“你拍他们干嘛?”
“我不拍丑的,只拍真的。”她顶嘴,“你放心,我不会把人家当素材。我就想记录一点——村里除了光鲜样板,还有啥。”
系统在旁边冷静地飘了一句:
【备注:周甜与吴家之间存在弱关联,后续可作为“共同节点”使用。】
“你能不能闭嘴。”我在心里吼。
“啊?”周甜以为我在说她,皱眉,“我不闭嘴我就没饭吃。”
“走吧。”我叹气,“顺路。”
吴家在村尾,一条小河边上。
那条河以前夏天能看到一群小孩在水里撒野,现在水位浅了,河床上露出一大片乱七八糟的石头,水也浑。
院门半掩着,铁门漆已经掉得差不多了。
我轻轻咳了一声:“吴婶?”
屋里传出一个女人的声音:“谁啊?”
“我,林宴。”我说。
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她探出头,看见我,愣了一下,又看到周甜举着手机,脸上闪过一丝本能的警惕。
“甜甜,你别拍你婶了啊。”她下意识抹了把头发,“我这身衣服都没换。”
“没拍。”周甜老老实实把手机放下,“我就是来看看你。”
“进来坐。”吴婶让了让,“屋里乱,你别嫌。”
屋里确实乱,桌上堆着药盒、账本、几封没拆完的信,沙发上铺着一床旧被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