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唐泊哽着脖子念出毛爷爷的诗词,他想这可是近代诗歌,总不会有古人听过吧。
果然,人群静默,众人纷纷用不可思议的眼神望着他。
紧接着就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俺虽听不懂,但这念得可真好听!”
“这人一看就有墨水嘞,我都没听过这样的诗!”
“我也是,我念过几天义学堂,我能听得出这首诗水准颇高!”
周围一片赞扬声,既感叹唐泊能死里逃生,也惊叹他能作出如此诗作。
有人不禁想,原来人在经历过生死大关后,便会懂得人生哲学,脑子也跟着开窍了。
脑子里那显示积分的数值不断往上升,唐泊喜极而泣。
眼中正要浮现出一抹得意之色,人群中突然有个小孩大喊。
“我知道这首诗!这是《沁园春雪》,我前天刚在义学堂学过,这是我们吴老师写的!”
小男孩声音不大,却中气十足,大家都听清了。
掌声逐渐消失,大家都用怀疑的目光在孩子与唐泊之间来回扫视。
听到脑子里的数值在开始下降,积分眼看就要没了。
唐泊表情僵硬,心中不停咒骂,该死的,又是哪个老乡把他路堵死了!
场面一度有些尴尬。
好在很快就有人来打破这诡异的气氛,一名妇人从人群中挤了出去,踉踉跄跄冲到唐泊面前。
“我儿,你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你竟然还把你爹救出来了?太好了!太好了!老天保佑!”
妇人正是秀英,她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
见到她终于现身,唐泊再也支撑不住,倒了下去。
怕又被人戳破他抄袭的事,他闭眼假装晕倒。
秀英杏目圆睁,一副悲痛的模样,上前把唐泊抱起来。
“来人!求求你们帮帮我!帮我请个大夫好不好?我家的家当都被这把火烧没了,什么都没了,求求你们帮帮我们好不好?!”
大家对这家人的遭遇正唏嘘呢,听到这话,每个人都装聋作哑,转过头不敢直视秀英。
他们都是最底层的老百姓,哪有精力和余钱帮助他人。
好在还是有同情心泛滥的,一名抱着三岁小儿的妇人小声开口。
“你们可以去找藏大夫,他专为我们这些穷苦百姓治病,诊金都收的很少,只是他在西市,离这里有些远。”
秀英激动的朝那女人连声感谢,然后艰难背起东海。
低头看装晕的唐泊,她面露为难。
她知道唐泊是跟着云时放来的,可现在云时放未归,若不管唐泊,他都烧成了这个样子,万一出什么事了怎么办。
何况他还是为了救东海。
可若是带走唐泊,云时放回来找不见人,就该急了。
好不容易上演了那场戏,带着老头子远离是非,若让东海看见云时放安然无恙,她好不容易盼来的安稳日子,怕是要烟消云散了。
秀英在原地犹豫不决,其他人见她这样,只当她是在犯难,该如何把丈夫和儿子都带走。
毕竟一个妇人,如何背得动两个成年人。
“算了,我让我弟弟帮你背儿子吧。”
刚才的女人又起了同情心,本着帮人帮到底的原则,她把躲在人群中的弟弟叫了出来。
“阿全,去帮帮这大姨。”
被叫阿全的小子是个十六七岁的黑胖少年,听到自家姐姐的话,虽不情愿,也还是认命的走出来,朝秀英三人过去。
“我姐要发善心,我是不乐意的,你到时候可别讹上我!”
秀英喜极而泣的点头,把一个无助母亲的模样演绎得十分逼真。
于是,阿全便背上唐泊,在前面领路,秀英背着东海跟在后面。
走出人群时,她想了想,找到刚才那女人,不好意思的提出一个请求。
“小娘子,其实我儿子还有个朋友与他一起的,只是不知道他朋友逃出来没有,若逃出来了,定会回来寻我儿子,到时候若他找回来了,麻烦你帮我跟他说一声,让他去西市找我们。”
女人本以为秀英是找她要钱的,一开始还有些防备,听到这话后才眉心舒展。
“放心吧,若是有人来问你们的下落,我就说。”
“不不不,只有我儿子的朋友来问,你才能说,他断了右胳膊,脸之前也被烧伤了,你见了定能认出来,麻烦你了!”
女人点头应下。
秀英这才肯放心离去。
唐泊本来是装晕,结果装着装着就睡过去了。
等他再醒来,就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房间很狭小,跟鸡毛店的单间没什么区别,但好在床上铺的不是稻草,是洗得发黄的被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