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自打昨夜凯旋而归,濠州城仿佛都染上了一层别样的生气。可在这表面的热闹之下,实则暗流涌动。朱元璋坐在营帐内,烛火摇曳,将他的身影在帐壁上拉得老长。他手托着下巴,双眼微眯,脑海里如走马灯般梳理着濠州城错综复杂的局势。
元末时期,政治腐败,民不聊生,濠州作为起义军的重要据点之一,各方势力鱼龙混杂。郭子兴为首的一派,在濠州城算是根基较深,郭子兴为人豪爽仗义,广纳豪杰,在起义军中威望颇高。然而,他性格有些刚愎自用,且与其他几位元帅貌合神离。孙德崖等人,本是草莽出身,虽有一腔热血,但目光短浅,贪图小利,他们与郭子兴之间矛盾重重,时常为了利益争得面红耳赤。
朱元璋深知,自己目前虽因昨夜一战崭露头角,但在这各方势力环伺的濠州城,不过是初出茅庐,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要想站稳脚跟,进而成就大业,必须得提升自己的威望,积攒足够的力量。
清晨,阳光透过营帐的缝隙洒在地上。朱元璋起身,整理好衣衫,决定去城中四处走走,顺便探探各方的口风。刚出营帐,便看到徐达正带着几个士兵在操练。徐达见朱元璋出来,赶忙上前行礼:“大帅,您起得早啊!”
朱元璋笑着拍了拍徐达的肩膀:“伯仁,练兵可不能有丝毫懈怠,这可是咱们的立身之本呐。你看咱们这濠州城,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礁密布,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之地。”
徐达点头称是:“大帅所言极是,如今城中各方势力互相猜忌,咱们得早做打算。只是不知大帅有何想法?”
朱元璋看着操练的士兵,缓缓说道:“如今这局势,咱们不能贸然行事。得先想法子提升威望,让兄弟们都真心实意地跟着咱们。你也知道,郭子兴大帅与孙德崖等人貌合神离,咱们可以从中斡旋,寻得机会壮大自己。”
徐达沉思片刻,说道:“大帅,这斡旋之事实属不易,稍有差错,便会得罪两边。不过,若是能成功,对咱们的确大有裨益。只是该如何着手呢?”
朱元璋目光坚定:“咱们先从一些小事做起,让大家看到咱们的能力和诚意。今日我便去拜访郭子兴大帅,顺便探探他的口风。你这边继续抓好练兵,不可放松。”
说罢,朱元璋带着几个亲兵,朝着郭子兴的府邸走去。一路上,只见城中百姓虽因起义军的存在暂时摆脱了元军的直接压迫,但生活依旧困苦。衣衫褴褛的孩子们在街边玩耍,面黄肌瘦的大人们则在一旁唉声叹气。朱元璋看在眼里,心中暗暗发誓,日后定要让这些百姓过上好日子。
来到郭子兴府邸,门童见是朱元璋,赶忙进去通报。不一会儿,郭子兴便大步流星地走了出来,哈哈笑道:“贤侄啊,昨夜一战,你可真是让我刮目相看呐!”
朱元璋赶忙躬身行礼:“郭大帅过奖了,这都是兄弟们奋勇杀敌的功劳,我不过是略施小计罢了。”
郭子兴拉着朱元璋的手,走进大厅,分宾主坐下后,郭子兴说道:“贤侄,如今这濠州城的局势,你也清楚。孙德崖那老匹夫,一直对我心怀不满,总是想着法子跟我作对。昨夜你这一战,让他心里肯定不痛快。你可得小心呐。”
朱元璋心中一动,说道:“郭大帅,我也有所察觉。只是如今咱们同属起义军,本应齐心协力对抗元军,怎能自相残杀?依我之见,大帅不妨主动示好,缓解与孙德崖等人的矛盾,如此一来,咱们濠州城的起义军便能拧成一股绳,共同对抗元军。”
郭子兴皱了皱眉头:“贤侄,你有所不知。我与孙德崖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岂是说缓解就能缓解的?他一直觊觎我这大帅之位,平日里没少给我使绊子。”
朱元璋沉思片刻,说道:“大帅,如今这乱世,只有团结才能成事。您若主动示好,旁人看在眼里,也会称赞您的度量。况且,孙德崖等人虽目光短浅,但手下也有不少人马。若是能化干戈为玉帛,对咱们共同抗元大业,百利而无一害啊。”
郭子兴思索良久,缓缓说道:“贤侄,你说得有几分道理。只是这示好之事,该如何做呢?”
朱元璋微微一笑:“大帅,您可在城中摆下宴席,邀请孙德崖等几位元帅前来。席间,您主动提及过往的误会,表明愿与他们携手共进,共同对抗元军。如此一来,既能显示您的诚意,又能化解矛盾。”
郭子兴点了点头:“嗯,此法可行。只是孙德崖那老狐狸,未必会轻易买账啊。”
朱元璋说道:“大帅,您只管设宴,剩下的交给我便是。我会想法子让孙德崖等人感受到您的诚意。”
郭子兴看着朱元璋,眼中满是赞赏:“贤侄,有你相助,何愁大业不成啊!此事就依你所言,我这便派人去筹备宴席。”
从郭子兴府邸出来后,朱元璋并未直接回营帐,而是带着亲兵朝着孙德崖的住处走去。一路上,亲兵们都有些疑惑,不知大帅为何要去孙德崖那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