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州城的气氛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沉闷,元军五万大军压境的消息,让城中军民皆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压力。朱元璋深知,这一战不仅关乎濠州城的存亡,更是他所率义军树立威名的关键契机。
在紧张筹备防御的日子里,朱元璋每日都在亲军营地与城墙防线间奔走。亲军们在他的严苛训练下,已然初具精锐之态,而此刻,正是检验这支新生力量的时候。
“大帅,周边几支起义军的回信都到了。”李善长匆匆走进营帐,面色凝重,手中拿着几封书信。
朱元璋停下手中绘制防御图的笔,抬起头来,目光中透着坚毅:“李先生,念吧,且看他们如何答复。”
李善长展开书信,一一念道:“张寨主说他自身难保,无力支援;李头领则称路途遥远,恐来不及救援;唯有王将军表示愿率两千人马前来相助,但需我们提供粮草辎重。”
朱元璋冷笑一声:“意料之中,这些人平日里各怀心思,关键时刻果然靠不住。不过那王将军肯来,也算有些道义。李先生,粮草之事,便由你去安排,务必按时交付,莫要失了信誉。”
李善长点头应下:“大帅放心,此事我定会办妥。只是元军势大,即便王将军的两千人马赶来,我们的兵力依旧悬殊,这该如何是好?”
朱元璋站起身,走到营帐中央,指着地上的防御图说道:“元军虽人多,但并非铁板一块。他们此次集结附近数座城池的兵力,其中不乏临时拼凑的杂牌军,如那些由地痞流氓、散兵游勇组成的‘协防营’,战斗力参差不齐,且相互之间配合生疏。我们要利用这一点,各个击破。”
“大帅的意思是……主动出击?”李善长眼中闪过一丝疑虑。
“正是!”朱元璋目光坚定,“我们不能一味死守。亲军已训练多日,是时候让他们上战场历练一番了。我打算率亲军趁夜突袭元军营地,打乱他们的部署,挫其锐气。”
李善长思索片刻后说道:“大帅此计虽险,但也不失为一步妙招。只是亲军乃大帅根基,还望大帅三思,务必确保亲军安全。”
朱元璋拍了拍李善长的肩膀:“李先生放心,我自有分寸。此次突袭,关键在于出其不意,速战速决。亲军皆是我精心挑选训练,定能完成任务。”
夜深了,濠州城被浓重的夜色笼罩。朱元璋亲率五百亲军,身着黑衣,如鬼魅般悄然出城。月光洒在他们坚毅的面庞上,映出必胜的决心。
“兄弟们,此次行动,只许胜不许败!元军平日里欺压百姓,作恶多端,今日便是我们讨回血债的时候!让他们知道,我们濠州义军不是好惹的!”朱元璋压低声音,却透着一股让人热血沸腾的力量。
“杀!杀!杀!”亲军们低声怒吼,士气高昂。
很快,他们便摸到了元军营地附近。元军营地灯火稀疏,值夜的士兵们大多昏昏欲睡,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的临近。
“按照计划,分成三路,行动!”朱元璋一声令下,亲军们如猛虎般扑向元军营地。
顿时,喊杀声四起。亲军们挥舞着长刀,勇猛无比地冲入元军营帐。元军从睡梦中惊醒,一片混乱。
“怎么回事?哪里来的反贼!”元军将领在营帐中慌乱地喊道。
“是濠州的反贼杀过来了!快跑啊!”元军士兵们惊恐地四处逃窜。
朱元璋一马当先,长刀挥舞间,数名元军士兵倒下。亲军们紧紧跟随,配合默契,将元军营地搅得大乱。
“大帅,敌军的‘协防营’已经乱了阵脚,往东边逃去了!”王猛在一旁大声喊道。
“别管他们,集中兵力攻击元军主力营帐!”朱元璋大声下令。
就在这时,一支冷箭朝着朱元璋射来。说时迟那时快,李飞眼疾手快,一把将朱元璋拉到一旁,利箭擦着朱元璋的衣角飞过。
“大帅,您没事吧!”李飞焦急地问道。
“我没事!继续杀敌!”朱元璋感激地看了李飞一眼,又重新投入战斗。
亲军们在朱元璋的带领下,越战越勇。元军主力营帐前,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拼杀。
元军将领终于稳住了阵脚,组织起抵抗:“都给我顶住!这些反贼人数不多,只要撑到天亮,我们就能将他们一网打尽!”
然而,亲军们凭借着精湛的武艺和顽强的斗志,死死压制住元军。双方陷入僵持。
就在此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原来是王将军率领的两千援军赶到了。
“元军受死吧!”王将军一声怒吼,率军冲入元军营地。
元军腹背受敌,顿时彻底崩溃,纷纷丢盔弃甲,四散奔逃。
朱元璋见状,大声喊道:“兄弟们,乘胜追击,不要放走一个元军!”
这一战,直杀得元军丢盔卸甲,大败而逃。濠州义军以少胜多,取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
天亮时分,朱元璋率领亲军和援军凯旋而归。濠州城城门大开,百姓们夹道欢呼,纷纷称赞义军的英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