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吹过高大厚实的宫墙,阵阵凉飕飕的。凌惊鸿身着黑袍,翻出宫门。她没有走正门,而是贴着墙根,悄然向宗庙潜行而去。云珠曾劝她莫去,说夜里阴气太重,可她未听。她心里清楚,今晚这一趟,非去不可。
宗庙外无人看守,唯有门前两盏灯笼摇曳着微光,火苗歪斜,仿佛被无形之物压住一般。她绕至后墙,踩着石缝攀上墙头,轻巧地跃入院中。脚刚一落地,地面忽然轻轻一颤。她蹲下身子,指尖抚过青砖,那股熟悉的震感自指腹间传来——与她在冷宫时所感知的,如出一辙。
她站起身,背靠偏殿缓步前行。月光洒在廊柱上,影子被拉得极长。忽见地上一道裂缝,夹着一张暗红色的纸,颜色发黑,宛如干涸的血迹。她蹲下身子,用指甲将纸片抠出——纸上画着扭曲蜿蜒的线条,如同虫类爬行留下的痕迹。这图案她认得,顾昀舟当年神志不清时,曾在地上画过类似的符号。
她将纸条收进袖中,继续向前走去。主殿大门紧闭,缠绕着三圈铁链,链上刻有文字,但几处已被刮损,残留着发黑的血渍。铁链微微晃动,并非风起,而是内里似有东西正在拉扯。
她从袖中取出一根银针,在指尖划破,滴下一滴血落入铁链缝隙中。鲜血一触到铁链的一瞬间,腾起一股黑烟,铁链发出“吱”的一声轻响,松开了半寸。她侧身挤入门缝,门后是一段向下延伸的石阶,空气潮湿闷重,弥漫着腐草的气息。
她取出玉佩,借着微弱的光晕缓缓下行。台阶尽头是一座大厅,中央布着一座大阵——七口棺材围成一圈,棺盖皆已开裂,内部空无一物。阵眼插着半面破旗,布料早已发黑,依稀可辨三个字:养鬼巷。
凌惊鸿曾在古籍中读到过“养鬼之术”的记载,知晓此阵极为邪异。七棺环列,必按阴毒方位布置,用以聚敛阴气,滋养怨魂;若再以活人精魄为引,便可炼成不死不灭的凶尸。
她藏身在角落里,默默观察着整个地宫的布局。地面刻满了符文,与每口棺材的位置相连。她记下符文走向与棺材角度,撕下一小块衣角,用指甲在布上勾勒出简图。绘制完成后,准备撤离。
就在此时,角落传来一声“咔”响。
一口小棺材猛然炸裂!
一个身影从中暴冲而出——皮肤青灰,脸上覆满黑毛,嘴角咧至耳根,露出森然尖牙。它披着残破的盔甲,扑来时喉间发出“嗬嗬”之声,双眼泛着幽绿的光芒。
凌惊鸿迅速翻滚避让。那怪物速度虽快,动作却僵硬迟滞,转向笨拙。她贴墙疾奔,引其猛冲向石柱。僵尸势头太猛,一头撞上柱子,脑袋重重磕地,发出沉闷的一声响,随即倒地抽搐数下,不再动弹。
她并未靠近查看,只远远凝视。尸体身上贴着几张符纸,边缘焦黑,尚能辨出两个字:牵尸。她识得此符,需以活人魂魄炼制,方能操控死尸。
她低头看向手中的布条,图已绘成。眼下只需脱身即可。
转身踏上台阶,脚步轻缓。刚行至中途,身后再度响起动静。她回首望去,只见那具僵尸仍趴在地上,却有一只手缓缓抬起,五指抓地,竟开始向前爬行。
她加快步伐奔上台阶,推开殿门,却发现外面已然不同——原先的灯笼熄灭了,院中多出几盏新灯,灯光泛绿,映得地面一片青灰。
她闪身躲至门边。片刻之后,地宫深处传来了脚步声,不止一个人。她缩在阴影之中,见两名黑衣人自石阶而上,手持工具,低声交谈着走向主殿。
“阵眼补好了吗?”
“差一点,等子时血祭开始,就能唤醒第一具死尸。”
凌惊鸿听着,心中微凛。原来这地宫中的邪阵远比她预想的复杂,他们竟欲借血祭启动某种恐怖仪式,而那“第一具死尸”,恐怕正是整个计划的关键。
“魏大人说了,这次必须成功,否则前功尽弃。”
两人渐行渐远。凌惊鸿靠在墙上,屏息静气。她已明白这些人背后的主使是谁了。她摸了摸袖中的布条——图绝不能丢。
她决定不走正门,改由后院寻路离开。刚转过墙角,忽见地上有个坑洞,埋着半截木牌,上面写着三个字:柳如眉。
她怔了一下。这个名字她记得。前世此人是先帝宠妃,死后葬于皇陵,怎么会出现在宗庙地下?
她正欲拔出木牌,远处骤然响起了铃声。屋檐下的铜铃接连作响,仿佛有人在摇动。
她抬头望去,主殿屋顶立着一道人影,背对她而立,黑袍飘动,手中握着一根杖,杖顶悬着一只小铃,正轻轻晃荡。
她立刻蹲下身子。那人并未动,铃声却戛然而止。
她屏住呼吸,缓缓后退。退至夹道时,脚下一滑,踩中一块松动的砖石,“咯”地一声轻响。她浑身一紧。
屋顶上的人,缓缓转过头来。
她看不见面容,却感到一道目光扫过。
她紧紧贴着墙,纹丝不动。数息之后,那身影消失不见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