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林默仿佛变成了一台永不停歇的精密仪器,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室的工作中。他像是一个被某种神秘力量驱动的机械装置,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而高效,却又带着几分近乎偏执的谨慎。实验室的灯光常常亮到凌晨,见证着他不知疲倦的身影。他的双眼因长时间盯着显微镜而布满血丝,手指因反复操作精密仪器而略显僵硬,但他似乎完全感受不到疲惫,整个人都沉浸在一种近乎狂热的专注状态中。
他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小心翼翼。那些可能引起旁人怀疑的设计图纸,他不再留下任何纸质痕迹,所有的工艺流程和配方比例,都被他牢牢地锁在了那个经过知识库潜移默化强化过的大脑里。为了不引起注意,他巧妙地利用导师项目剩余的边角料,以进行一些额外的毕业设计验证实验这样看似合理的借口,申请使用实验室里那些基础的设备和原材料。每次填写使用申请表时,他都会精心设计实验内容描述,既不会显得太过突出,又能获得必要的资源。他甚至会在申请材料中故意加入一些无关紧要的参数和步骤,让整个实验看起来更加真实可信。
制备晶态石墨烯复合电极的过程尤为关键,需要在特殊气氛下进行精确控制的高温退火。为此,他特意选择在夜深人静、实验室空无一人的时候,悄悄使用那台已经服役多年的老式管式炉。在昏暗的灯光下,他全神贯注地监控着每一个参数,温度曲线的每一个转折点,气体流量的每一个微小变化,都被他调整到令人发指的精确程度。他的眼睛几乎要贴在控制面板上,手指在按键上轻巧地舞动,仿佛在进行一场精密的交响乐指挥。每当炉温出现波动时,他都会立即调整参数,确保反应条件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有时为了等待一个关键的温度节点,他会一动不动地站在炉前好几个小时,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构建离子定向高速通道更是需要一种特殊的电解质添加剂,这种物质在学校化学药品库里根本找不到现成的。于是,他不得不根据知识库提供的详细合成路径,用几种常见的化学试剂,在一个不起眼的烧瓶里,经过几步精密的反应自行制备。整个过程中,他的动作如同外科医生般精准,每一个步骤都严格把控,每一个时间节点都掐得分秒不差。他全神贯注的样子,就像在进行一场神圣的宗教仪式,生怕一丝一毫的差错就会导致前功尽弃,让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在等待反应完成的间隙,他会反复检查实验记录,确保每一步都准确无误,有时甚至会因为一个微小的温度波动而重新开始整个合成过程。
他这些反常的举动,终究还是引起了同一个实验室的室友兼好友陈浩的注意。陈浩是个性格开朗的大男孩,平时最喜欢打游戏、追科技新闻,对实验室的工作倒是不怎么上心。但即便是这样粗线条的人,也察觉到了林默最近的反常。
默哥,你这几天神神秘秘的,到底在鼓捣什么啊?一天傍晚,陈浩终于忍不住凑了过来,好奇地打量着林默在通风橱里操作的那些他完全看不懂的瓶瓶罐罐,又是高温炉又是自己合成东西的,你这毕业设计搞得也太硬核了吧?我看别的组都在写论文了,你怎么反而越来越拼了?陈浩歪着头,试图看清林默正在配制的溶液,却被林默巧妙地用身体挡住了视线。
林默闻言心中一惊,但表面上却不动声色,手上的动作丝毫未停。他故作轻松地回答道:没什么特别的,就是突然有了个新想法,想验证一下,估计也成功不了。他的语气平淡得就像在讨论今天的天气,但内心却绷紧了弦。他暗自庆幸自己早就准备好了这套说辞,同时不动声色地将几个关键试剂瓶挪到了陈浩看不到的位置。
他必须隐瞒这一切。在计划拥有足够的力量之前,这个秘密绝不能泄露分毫,哪怕是对最亲近的朋友。林默知道,一旦消息走漏,不仅会毁掉他的计划,更可能带来无法预料的危险。想到这里,他的手指不自觉地收紧了试管,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啧啧,真是学霸的世界我不懂。陈浩挠了挠头,也没太在意,转身又去鼓捣自己的电脑了。突然,他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又转过头来说:对了,你听说了吗?雷霆动力好像又发布新品了,他们那个新电池的能量密度据说提升了5%,网上都吹爆了。陈浩的语气中带着明显的兴奋,显然对这个消息很感兴趣。
林默闻言,嘴角几不可察地勾起一丝微妙的弧度。5%?与相比,简直是石器时代的长矛遇到了未来世界的高斯步枪。但他很快收敛了表情,只是淡淡地了一声作为回应。他不想在这个话题上多作停留,以免言多必失。同时,他也在心里暗暗提醒自己,以后要更加小心,不能因为一时的成功而放松警惕。
经过数个不眠不休的夜晚,经历了两次因实验室设备老旧而导致的失败后,所有的准备工作终于就绪。那是一个特别安静的深夜,实验室里只剩下他一个人,只有仪器运转的低鸣和他自己有些急促的心跳声在寂静的空间里回荡。窗外的月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影子,仿佛在见证这个历史性的时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