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基仪式后的三个月,“默言科技”以惊人的速度运转着。
在国家级建设团队的全力推进下,超级工厂的地基工程已经完成,主体钢架结构开始吊装,远远望去,如同一只正在苏醒的钢铁巨兽。与此同时,在张锋团队的协调下,对原“永世能源”部分优质资产的接收和整合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赵金宝几乎住在了工地上,整个人瘦了一圈,但精神头却前所未有的旺盛,他正在将林默提供的智能化工厂设计方案一点点变为现实。
林默则将自己关在了已经初步完善的新研发中心里。这里拥有国内乃至世界顶尖的实验设备,安保级别堪比军事基地。他的核心团队也扩充到了五十人,都是从各大高校和研究所挖来的青年才俊,经过严格的背景审查和忠诚度评估,并由林默亲自进行技术培训。他们狂热地崇拜着这位比他们还要年轻的老板,因为林默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研究中的瓶颈,并提供匪夷所思却又行之有效的解决思路。
在这段关键的发展时期,林默丝毫没有因为电池取得的巨大成功而沾沾自喜或固步自封。相反,他以更加开放和进取的姿态,充分利用【深空知识库】这一战略级资源宝库,以前所未有的系统化思维和前瞻性视野,全面推进技术布局与创新突破,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电池技术领域,林默带领团队对电池进行了全方位的优化升级和技术迭代。他们不仅通过引入智能化控制系统和新型材料处理技术,将生产工艺流程优化到极致,使生产成本降低了15%,还针对不同行业应用场景的特殊需求,开发了多个专业定制版本:包括能够在零下50度极端环境下仍保持稳定输出的极寒版、支持10C超高倍率放电且通过军工级认证的特种版,以及采用特殊复合材料、重量减轻30%的航空航天专用轻量化版本。这些差异化产品线的成功拓展,不仅满足了多元化市场需求,更为构建完整的能源产品矩阵和生态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林默敏锐地意识到单一电池产品的局限性,开始布局更广阔的能源技术版图。他亲自组建专项研发团队,提前布局电池管理系统(BMS)的核心技术攻关,重点攻克了智能均衡、精准预测等关键技术难题。在无线充电技术领域,他们突破了传统电磁感应技术的距离限制,通过创新的能量波束聚焦技术,开发出可在3米范围内实现90%以上能量传输效率的新型解决方案。在林默的宏伟蓝图中,未来的默言科技将提供从能源存储到智能管理的全链条服务,打造真正意义上的智慧能源生态系统,实现能源技术的革命性突破。
然而,最令人意外的是林默对新型半导体材料的执着探索。这个看似与主营业务无关的前沿项目,源于他在【深空知识库】中偶然发现的一个被特别标注为基础支撑技术的关键节点。经过长达数月的深入研究和技术验证,林默确认这种基于碳基复合结构的新型材料,其电子迁移率高达传统硅基材料的50倍,同时具备优异的导热性和稳定性,堪称下一代计算芯片的革命性材料,有望彻底改变整个半导体行业的技术路线。
正因为深刻认识到这项技术的战略价值,林默采取了最高级别的保密措施。他亲自挑选了五名核心科研人员组成代号为的秘密项目组,所有实验都在独立的洁净室内进行,数据存储采用最先进的量子加密技术,连最亲密的合作伙伴张锋都未被完全告知详情。林默深知,这个项目一旦成功,不仅将彻底改变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更可能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其战略意义远超电池技术。
某个工作日的下午,张锋如约来到研发中心进行例行交流。穿过层层安检区域时,他注意到整个研发中心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效率,每个实验室都灯火通明,科研人员们专注工作的身影随处可见。
各方面进展都很顺利。林默汇报道,语气中透着沉稳的自信,超级工厂一期工程不仅提前两周完成基建,核心生产设备也已经陆续进场安装调试。车载电池包不仅通过了国内最严苛的安全认证测试,还获得了军工领域的特殊许可认证。目前已有三家头部车企和两家特种车辆制造商派出了技术团队进行深度对接,就定制化需求展开合作。他停顿片刻,补充道,我们在民用储能领域也取得重大突破,南方某新一线城市已经确定采用我们的集装箱式储能方案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示范项目,这将成为我们拓展储能市场的标杆案例。
张锋露出欣慰的笑容:你的每一步都走得稳健有力,既保持了技术领先优势,又实现了产业化落地。上级对你这段时间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但随即,他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不过,国际形势比我们预想的更为复杂多变。技术的问世,在全球能源和汽车行业引发了强烈震动和连锁反应。据可靠情报显示,多家跨国巨头已经组建了联合攻关小组,年度研发预算追加了数十亿美元,试图破解我们的技术密码。同时,他们正在通过政府间对话和贸易谈判等多种渠道向我们施压,要求技术共享或市场准入,这些动作比预期来得更快更猛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