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霓虹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在寂静的办公区地板上投下斑斓却冰冷的光影。苏念揉了揉发酸发胀的眼睛,电脑屏幕的冷光映在她略显苍白却异常专注的脸上。
那几十个G的、被她用“购物清单式”逻辑整理过的云麓度假村资料,此刻仿佛还在她脑海里盘旋。但这远远不够,更艰巨的任务是陆时衍布置的那三千字项目分析报告。
“云麓度假村项目分析……”苏念小声念叨着,指尖在键盘上无意识地敲击。如果仅仅以一个普通新人员工的视角,凭借下午囫囵吞枣看来的那些东西,她可能真的只能写出些浮于表面、甚至再次闹出类似“莫兰迪色系”笑话的内容。但她是苏念,是即便在优渥环境中也被父亲耳濡目染、对商业有着天生敏锐度,并且私下里持续关注市场动态的苏念。
她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光靠白天那些皮毛不够,她需要更深入的思考和更具说服力的逻辑。这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生存——在这位严苛的总监手下,在她自己立下的赌约中生存下去。
她重新点开那些枯燥的政策文件、市场数据、竞品报告,强迫自己沉下心来,一个字一个字地理解,一条数据一条数据地分析。她不再只看表面,开始思考项目背后的商业逻辑、目标客群的深层需求、以及未来可能的市场趋势。
时间在键盘敲击和鼠标点击声中悄然流逝。办公室里的座机不再响起,同事们的谈笑声也早已消失,只剩下中央空调运作的微弱声响。苏念完全沉浸在了工作的世界里,忘记了时间,也暂时忘记了白天遭遇的种种尴尬和陆时衍那冰冷的眼神。
她结合自己对高端消费市场的理解,以及对年轻一代旅游偏好的观察,开始构建自己的分析框架。当她敲下最后一个句号,并仔细检查了一遍错别字和语法时,窗外天际已经泛起了朦胧的灰白色,预示着黎明将至。
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感觉全身的骨头像散了架一样。但看着屏幕上那份结构清晰、论据逐步展开、甚至提出了几个她自己觉得还算亮点的初步想法的报告,一股久违的、扎实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这下,总该让他看到点不一样的东西了吧?”苏念带着这份呕心沥血的“作业”,怀着一丝微弱的期待,将报告发送到了陆时衍的邮箱,然后才拖着几乎麻木的双腿,离开了这座只剩下保安和清洁工的空旷大楼。
……
上午九点整,陆时衍迈着惯常的沉稳步伐踏入办公室。他习惯性地先打开电脑,浏览邮箱,优先处理紧急和重要的邮件。当看到发件人为“苏念”、发送时间显示为凌晨四点多的邮件时,他握着鼠标的手指几不可察地停顿了一下。
点开附件,那份标题为《云麓度假村项目初步分析报告》的文档弹了出来。他端起手边的黑咖啡,抿了一口,开始快速浏览。
起初,他表情平淡,目光例行公事般地扫过前言和背景分析部分。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翻阅的速度渐渐慢了下来。报告逻辑的严谨程度,超出了他的预期。对市场数据的解读,不再流于表面,而是试图挖掘背后的动因。尤其是在“潜在风险与机遇”以及“初步建议”部分,虽然观点还带着新人的稚嫩,但其中一两个切入点,比如关注“沉浸式自然体验”和“个性化定制服务”的潜力,确实闪现出一丝灵光,甚至隐约触碰到了他之前思考过但尚未深挖的方向。
这绝不是一个昨天还在会议上大谈PPT配色的“菜鸟”能轻易写出来的东西。除非……
陆时衍靠在椅背上,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光滑的红木桌面。眼底闪过一丝疑虑。他重新审视报告中的某些段落,那种突然变得专业和老练的措辞,那种超越常规新人视野的分析角度……这一切,与苏念昨天表现出来的“不专业”形成了过于鲜明的反差。
他按下内线电话,声音透过听筒,听不出什么情绪:“苏念,来我办公室一趟。”
苏念几乎是踩着点进的办公室,眼圈下还带着淡淡的青黑。刚在工位坐下,连口水都没来得及喝,就接到了内线电话。她心里先是一紧,随即那点微弱的期待小火苗又蹿了起来——他一定是看到报告了!是不是……写得还不错?
她赶紧整理了一下头发和衣服,深吸一口气,敲响了总监办公室那扇厚重的木门。
“进。”
苏念推门进去,脸上努力维持着镇定:“陆总,您找我?”
陆时衍抬眸,目光平静却极具穿透力,直接将他打印出来的那份报告推到了桌沿:“这份分析报告,是你独立完成的?”他的语气很平淡,但每个字都带着重量。
“是的,陆总。”苏念点头,心脏在胸腔里怦怦直跳,那点期待几乎要按捺不住。
“哦?”陆时衍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叠放在桌上,构成一个带有压迫感的姿态,“报告的逻辑和部分观点,值得肯定。但是……”他话锋一转,眼神变得锐利起来,手指点在报告中“机遇分析”的某一节,“我很好奇,你作为一个新人,是如何想到‘深度挖掘在地文化,打造差异化沉浸叙事’这个方向的?还有这里,”他又指向另一处关于数据模型辅助客群画像的简述,“这些分析思路和表述方式,不像是一个完全没有相关经验的新人能自然形成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