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茶楼回来以后,宋雯的头痛的厉害,整整两天才缓和下来。
“早知道我就不提醒他们了,看来这金手指的后遗症还不小。”
这两天宋雯算是看明白了,就算她看出来了,也不能直咧咧的跟别人说出来,只能委婉的旁敲侧击。
这就叫天机不可泄露~
“娘你先歇会儿,我来吧。”
石磨和其他用具昨天都已备齐,准备好的黄豆经过一晚上的浸泡,已经能轻松捏开。
一大早王氏就起来了,按照宋雯跟她说的法子,把黄豆铺在石磨上,转动石磨将它磨成乳白的浆。
“没事,娘不累。”
“那我先烧火,娘要是累了就换我来。”
毕竟是头一次自己上手做豆腐,说不紧张那是不可能的,忙活了一上午,两人都出了一身汗。
“雯雯,这做豆腐太费柴火了,还要加上这不能吃的石灰水,做出来的东西能吃吗?”
王氏心疼的看着宋雯一把又一把的添柴,她们住在这城里,平日里的柴禾都是跟那山里来的樵夫买的,十文钱一担,实在说不上便宜。
“放心吧娘,我心里有数,等这豆腐做出来你就知道有多好吃了。”
王氏闻言叹了声气,跟着宋雯继续忙活。
做完最后一道工序,宋雯搬来大石块压在方形模具上,前面滤渣煮浆还有点浆都进行的很顺利,她也尝了加了糖的豆腐脑,味道跟她以前吃过的一模一样,看样子是没问题。
接下来就是等了。
宋雯伸了个懒腰,将手洗干净,又去宋斌的房里拿竹简来看。
这个时代纸张还没有普及开来,只有有钱人才用的起,其他大多数人都还在用竹简记录文字,宋斌的这些竹简还是原主爹在世的时候给他亲手做的。
“雯雯,这些字你都认得了吗?”王氏探头过来瞧那竹简上的字,像看天书一样。
“嗯,阿斌他教我了,娘认字吗?”
“我一个妇道人家哪儿认识这些,”王氏笑了笑,她的父母早逝,自小寄住在舅舅家,虽然饿不死但也吃不饱,没几年又遇上旱灾。
舅母嫌她是个拖油瓶,本想把她卖给别人做小妾换点吃食,好在她运气好,遇上了跟着他师父走南闯北的宋虎,愿意用全部的积蓄把她娶进门。
后来宋虎他师父死了,两人就这样一路从西北走到这武陵县,这一待就是十几年。
“你比娘聪明,往后好好跟斌儿学,等他考上秀才,到时候娘也给你物色一个秀才公做相公。”
“哎哟,娘你就不要瞎操心了,”宋雯一听到这话就脑仁子疼,她这具身体也就十四岁,放在现代还是读初中的年纪,有什么可着急的。
“我不操心还有谁来操心,明年你就及笄了,要不早些定下来,好人家的男子只会越来越少,我们家只有这条件,你爹又早早的去了,”王氏说着说着眼泪又来了。
“家里没一个主事的,留我一个妇道人家,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背地里笑我,要是你再嫁的不如意,我以后可怎么下去见你爹爹……”
宋雯无奈扶额,转过身去一边看竹简一边听着她的碎碎念。
宋斌小跑着回到福满巷,这两天总听宋雯念叨着这豆腐如何如何好吃,他原本想跟夫子告一天假,待在家里帮忙,但王氏说什么也不同意,他只能心不在焉的在学堂待了一天。
“娘!我回来了。”
王氏停下絮叨,擦了擦眼尾的泪,笑着迎了上去,“你做什么跑的这么急,这豆腐又不会飞了去,今天在学堂可听夫子的话?”
宋斌不甚在意的甩了甩手,“听话听话,快让我瞧瞧这个豆腐长什么模样。”
“你回来的巧,我看着应该差不多了,”宋雯把竹简放好,指了指灶上,“那就是我跟你说过的豆腐脑,你尝尝看。”
宋斌眼睛一亮,快步打开那灶台上的锅盖,一个褐色陶碗中装着莹白的豆腐脑,堆叠在碗中宛如那天上的絮云一般。
宋斌拿起汤匙舀起一勺,那絮云随着他的动作而晃动,他小心翼翼的尝了一口,甜味混合着豆香席卷了整个舌头,还没等他仔细品尝就尽数滑入了喉间。
“好吃,这比糖水铺的糖水好喝多了,你们是怎么做出来的?”
宋斌又舀起一勺,没多久一碗豆腐脑就尽数进了肚子。
“下次你休沐的时候跟我们一起做一次就知道了,”宋雯把压在木板上的石头抱走,眼睛紧盯着那纱布,“吃完了吗,吃完了准备来帮忙。”
宋斌赶忙放下手里的碗,弯着腰站在宋雯的旁边,“要怎么做?”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候,”宋雯搓了搓,捻起纱布的一角,揭开看了看。
跟白玉似的豆腐映入眼帘,宋雯上手轻轻戳了戳,手感别提多Q弹了。
“我就知道我肯定行,哈哈哈,”宋雯高兴地跳了起来,“阿斌你去把晒簟拿来,等下我们一起把这筐豆腐翻过来,千万要拿稳了。”
“好,”宋斌跑到院子里把晒簟拿了回来,几人合力一起稳稳的把豆腐翻了过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