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枢星主的话如同敕令,带着星辰运转般的不可抗拒。她袖袍挥出的星光之门稳定地悬浮于残破的荒漠之上,门内流光溢彩,看不到尽头,只有一片令人心安的精纯星辉。
是信任这位突如其来的窥天阁高层,带着状态未明的沈知意踏入未知之地,还是拒绝,依靠己方力量面对随时可能破封的“归墟之瞳”以及其背后更恐怖的“终末回响”?
萧煜的抉择几乎在瞬间便已做出。
他并非轻信之人,但天枢星主展现出的力量以及对“混沌源初”的了解,远超摇光。更重要的是,他通过灵魂链接能清晰地感知到,在天枢星主出现、尤其是那浩瀚星辉笼罩而下时,沈知意识海内那混沌源初之形传递出的并非排斥或警惕,而是一种……类似于共鸣的平稳波动。仿佛游子归乡,找到了同源的气息。
这细微的感应,让他心中的天平倾斜。
“多谢星主援手。”萧煜对着天枢星主微微颔首,语气不卑不亢,“本王需安排后续事宜。”
天枢星主神色淡然,并无不耐:“一炷香。”
萧煜转身,目光扫过伤痕累累却依旧坚守岗位的玄甲影卫与术士,最后落在影五身上,语速极快却条理清晰:“影五,你即刻带领剩余人手,护送苏晴及所有伤员,循原路返回最近军镇,严密封锁此地消息。对外宣称,本王与王妃于西山行宫静养,暂不见客。朝中一应政务,按本王离京前既定方略,由内阁与影七协同处理,遇不决之事,八百里加急送至西山行宫——你知道该送往何处。”
他递给影五一枚刻有混沌符文的黑色玉符,这是他与核心影卫之间最高级别的通讯密宝。
“属下遵命!誓死完成任务!”影五单膝跪地,双手接过玉符,声音嘶哑却坚定。他明白,王爷此去,前路莫测,而稳住后方,是他们此刻唯一能做的。
萧煜又看向摇光:“摇光星使,此番有劳。后续……”
摇光拱手道:“王爷放心,天枢星主既已降临,此地封印暂可无虞。在下需返回阁中述职,并将西北见闻详细上报。关于沈姑娘之事,窥天阁定会给出态度。”他顿了顿,看向星光之门,“北极星殿乃吾阁圣地,亦是观测宇宙本源之地,于沈姑娘而言,福祸难料,但确是当下最佳选择。王爷保重。”
交代完毕,萧煜不再犹豫。他回到马车旁,小心地将依旧沉睡的沈知意抱起。她身体轻盈,眉心的混沌光印在靠近星光之门时,微光流转,似乎与门内的星辉隐隐呼应。萧煜能感觉到她体内那股新生的力量在星辉浸润下,更加温顺平和。
他抱着她,最后看了一眼这片满目疮痍的死亡荒漠,以及那被星辉与混沌符文暂时封镇、其后猩红竖瞳隐现怒火的虚无孔洞,眼神冰冷。终末回响,噬界之兽……这一切,绝不会就此结束。
一步踏出,身影没入星光之门。
天枢星主见萧煜进入,亦不再停留。她指尖轻点,又一道磅礴星力加固在封印之上,随后身影化作点点星芒,消散在原地。那星光之门在她消失后,也随之缓缓闭合,仿佛从未出现过。
只留下影五等人,面对着残破的大地与未知的未来,开始执行他们艰巨的使命。
就在萧煜与沈知意踏入星光之门的同一时间,远在千里之外的帝都,暗流并未因摄政王的“静养”而平息,反而在某些角落愈发汹涌。
摄政王党羽固然牢牢把控着朝堂大局,但萧煜久不露面,且严密封锁西山行宫,终究引来了一些有心人的猜疑。尤其是以都察院左都御史刘文正为首的一些清流文官,他们虽未必有反心,却对摄政王长期“抱病”、王妃“静养”导致帝后同时缺席朝堂的状态感到忧虑,屡次上书请求觐见,均被内阁以“王爷需要绝对静养”为由驳回。
而一些潜藏的、曾被萧煜铁腕打压的势力残余,如安王旧部的一些漏网之鱼,以及某些原本依附林文正、见风使舵的墙头草,则开始暗中串联,散布流言。有的说摄政王在镜湖一役中身受不可挽回的重创,已然垂死;有的则暗示王妃沈知意乃是妖邪,引来了天罚,累及摄政王……种种流言,虽未掀起大浪,却也在暗处腐蚀着人心。
皇宫深处,年轻的皇帝萧玦坐于御书房内,听着贴身老太监低声禀报着外面的流言蜚语,稚嫩的脸上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静。他手中把玩着一枚晶莹的玉佩,那是萧煜离京前交给他的,嘱他若有真正无法决断的危难,可摔碎此玉。
“皇叔……皇婶……你们到底怎么样了?”小皇帝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担忧。他信任萧煜,也知道自己能安稳坐在这个位置上,全靠皇叔支撑。但朝堂的暗涌,他并非毫无所觉。
“告诉刘御史,他的忠心,朕知道了。但皇叔静养乃太医令再三叮嘱,不可打扰。让他安心办事,朝廷,乱不了。”小皇帝最终对老太监吩咐道,语气带着一丝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果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