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一早,轻眉传来消息:之前由几家南方商会(实为暗刃暗中运作)筹集的粮草、冬衣和药物等大批物资,已抵达北漠外围不足百里处。然而,此刻的北漠城已被北狄大军铁桶般围住,执行着西夜策划的围城绝援之策,要将这批数量庞大的物资安全运抵城内,难度堪比登天。
萧景玄在主帐内,烛火跳跃,映照着他愈发棱角分明的脸庞。他站在巨大的沙盘前,上面清晰标注着北狄各部的包围态势,旁边站着周骁,而青鸾则站在萧景玄另一侧等待萧景玄的下一步吩咐。
殿下,周骁指着沙盘,声音低沉,北狄此番围城,并非均匀分布。西面,由王庭直属精锐和几个大部族驻扎,兵力最厚,营寨连绵,显然是防备我军主力突围或外界大规模援军。北面,依托山势,多是擅长山地作战的部落,卡死了通往兰城的要道。东面,地势相对开阔,但其游骑巡逻最为频繁,反应极快。唯有这东南方向……他的手指移向那片标注着沼泽与丘陵的区域,此处泥泞难行,不利于大军行动,北狄布置的兵力相对薄弱,但斥候和小股精锐部队的活动却异常活跃,像是故意留下的陷阱,专钓敢于冒险的小股部队。好在时间还不是很充足,他们的围城防线也才进行一半。
萧景玄凝视着沙盘,沉默不语。强攻任何一点,都可能陷入重围;坐视不理,城内物资终将耗尽。这几乎是一个死局。
良久,他抬眼,看向旁边的青鸾问道:你有何看法?
比青鸾先震惊的是周骁,他看了一眼旁边还不到他肩膀的蓝青,心想殿下是不是着急坏了,问了一个愣头青干啥?
青鸾向前走了一步,来到沙盘前。虽然她在营中一直未发言,但因为轻眉每两日的传信,她对外面的形势早已了解于心,再加上这批物资本就是暗刃在战事前筹备和运输的,负责运送的人都是暗刃刃部的高手,不然不可能能顺利抵达。
她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仔细观察着每一处地形、兵力标注,脑中飞速计算着距离、通行难度和风险系数。
片刻后,她抬起头,眼神清明,声音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逻辑力量:殿下,周将军,北狄围城,看似铁板一块,实则亦有规律可循。其兵力布置,遵循了‘围三阙一’的古训,但这‘阙一’的东南方向,实则是以险地代兵力,布下的是‘虚留实备’之局。
萧景玄点了点头,似乎与他的想法吻合:“详细说说。”
她纤细的手指在沙盘上划过:西线重兵,正面对抗绝无胜算。东线游骑迅捷,容易被咬住缠斗。东南沼泽丘陵地带,北线山险,这两处看似最不容易选择,但应该出其不意。属下建议,化整为零,多路并进,虚实结合,以调动和分散敌军为主要目的。
“甚好,甚好!没想到你这小子平时不动声色,还有几分本事。是我小看你了!”周骁认真听完青鸾的想法茅塞顿开。几步走到青鸾身侧一边说着一边还将手臂攀在青鸾肩头。周骁身高一米八以上青鸾这不到一米六的个子像是被他抱在怀中一样。
萧景玄原本听了青鸾的提议后正在琢磨细节,抬眼便见到这一幕。心里有一丝不悦只见眉头也轻皱,一时不知说什么提醒一声。
青鸾也被周骁突如其来的动作吓了一跳,主要不是这亲密的动作,而是差一点条件反射一掌打出去。她收起身后的手掌,不经意的将周骁放在肩头的手放下身体也往另一侧移动两步。
周骁并没有觉得有何异常,又回到原来的位置对萧景玄说道:“殿下觉得此方法如何?”
萧景玄眼光从青鸾身处重新移到沙盘,指着沙盘说道:
西线(实兵诱敌): 由王影带领一支重甲步兵为主的队伍,多举旗帜,制造大军接应假象,携带部分次要以体积大、显眼的粗粮草料,沿相对开阔地带缓慢推进。此路不为真突破,只为吸引北狄主力注意力,将其牢牢钉在西面。
北线(奇兵险路): 由李破率领一支擅长山地行军、背负能力强的精锐,主要运输冬衣、皮革等耐储存且相对不怕磕碰的物资,利用夜色和复杂山形渗透。李破勇猛,能强行开路,适合执行此种高风险任务。
东南路(精兵潜行): 此路最为关键,也最险。他的手指重点落在沼泽与丘陵交界处,由此渗透,需应对复杂地形和北狄精锐游骑。应选派一支人数精干、反应迅捷、兼具勇力与机变的队伍,负责运输最急需、最珍贵的伤药、部分精细粮种及关键军械零件。此路队伍需能忍、能藏、能战,指挥官更需胆大心细,懂得随机应变。他说到这里,目光转向周骁,意思不言而喻。
此外,他补充道,可另派两支由斥候营好手组成的小队,每队不过十人,携带火油、响箭等物,分别袭扰东面游骑大营和南面辅兵营地。不求杀敌,只求制造混乱,放火惊马,进一步迷惑敌军,让其无法判断我军真实意图和主攻方向。此谓‘以正合,以奇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