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被长辈从心底里认可和接纳的感觉,让人感到踏实和幸福。玫瑰悄悄握住了我的手,她的眼神仿佛在说:“看,我爸妈多喜欢你。”
这一刻,家的定义变得前所未有的具体和温暖。玫瑰想念父母留在了家里,我回了公寓。
钥匙插入锁孔,发出熟悉的“咔哒”声。我推开公寓的门,站在门口,感慨道。
这一次,感觉完全不同了。
我的目光缓缓扫过玄关处随意挂着的旧外套,客厅里那张因为常坐而微微下陷的沙发,甚至书桌上那盏陪伴我度过无数个夜晚的台灯……这一切平凡的、甚至有些凌乱的细节。
这里有我和玫瑰充斥在空气中的笑声,有我和玫瑰不被外界打扰的习性与气息。
“狗窝……”我下意识地低语出声,这个词带着一种亲昵的、自嘲的,却无比贴切的温暖。
一种奇妙的、安稳的暖流从心底缓缓升起,顺着四肢百骸蔓延开来,内心涌起的那份彻底的放松与归属。
是因为玫瑰吗?是因为有了那份坚实的牵挂和期待吗?或许都是。她的存在,像一根看不见的线,牢牢系住了我这艘曾经看似永远在漂泊的船。而这座城市的这间小小公寓,便成了我回航时,那个可以安心停靠的港湾。
我关上门,将外面的世界隔绝开来,轻轻吐出一口气。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包裹了我。
真奇妙啊。原来,让人产生“回家”感觉的,是心里那份终于落地的牵挂,和那份关于未来的、温暖的确信。这个曾经临时的“窝”,如今却成了我征程的起点和归来的终点。
清晨的阳光透过车窗,我停在玫瑰家的楼下等她,她精心打扮过,缓缓的向我走来,我下车打开副驾驶,送她进入副驾驶。车厢内弥漫着食物的暖香和玫瑰身上清浅的香气。她小口吃着我的三明治,眼神里有一种被爱滋养的满足,也有一簇新被点燃的、明亮的火焰。
她咽下食物,声音清晰而柔软,“我跟爸妈好好聊了聊。他们看到了你的世界,你的朋友,你生活过的地方……他们更了解你了,也更放心了。”
我专注地开着车,嘴角带着笑意,做一个安静的倾听者。
她顿了顿,语气变得认真起来,甚至带上了一丝以前少有的、锐利的决心:“所以,我觉得我要更努力了。”她转过头,目光灼灼地看向你的侧脸,“我不想只是站在你身边,我希望在事业上,也能和你并驾齐驱。爸妈也支持我。”
她的这番话,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我心里漾开层层涟漪。我完全理解她的上进心,理解她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不是任何人的附属品,她有她的骄傲。
毕竟她是那个天资聪慧,貌若天仙,父母和哥哥把她当成掌上明珠,从小养尊处优,长大后又被无数个仰慕者众星捧月的黄亦玫。
在一个红灯前,我伸出手,轻轻握住了她放在腿上的手。目光温柔地笼罩着她,声音低沉而坚定:
“我听到了,我的玫瑰想要变得强大,玫瑰你真棒。”我微微用力,握紧她的手,“你能成为更好的玫瑰,也是我所希望的。”
你看到她的睫毛轻轻颤动了一下。
“你尽管奔跑,按你所期待的去做,你首选是你自己,其次才是我的玫瑰。”
“当你累了的时候,我的肩膀,我的怀抱,都为你时刻准备着。”
绿灯亮了。
玫瑰快速的抱了我,亲了我的脸颊,我单手握着方向盘,开始继续前进,右手被她拿着把玩着。
她的嘴角扬起弧度是她此刻的心情般在肆意的飞扬。
玫瑰知道我所向往的生活,是情绪共鸣、彼此精神的独立,和生活松弛感。
在我事业遇到瓶颈时,能倾听我的焦虑,而不是说 “你这么有钱还愁什么”。
知道我不需要时刻赞美,而是能聊透一场电影的细节,也能在疲惫时安静陪在身边。
知道从来不会用 “你不爱我” 等方式索取情绪价值,相处时能让人感到放松。
有自己的热爱和追求,不把 “依附” 当成生活重心。有自己的工作、爱好或社交圈,两人既能并肩同行,也能各自精彩。
尊重我的边界,也守住自己的边界。不过度干涉我的社交或工作,同时也不轻易放弃自己的原则,这种 “互相尊重” 。
能一起享受 “平凡时刻”,而非只适应 “精致场面”。能在家煮一碗面、窝在沙发看剧,也能一起出席重要场合,不觉得 “接地气” 的生活掉价。
不把 “物质标准” 当成感情的衡量尺度。不要求我送奢侈品,也不会拿我和别人比较,更在意相处时的 “心意”,记住爱吃的口味、准备小惊喜。
能共同经营生活细节,一起布置家里,让我感受到 “家” 的温暖。
需要的不是一个 “依附者” 或 “崇拜者”,而是一个能和他 “并肩站在同一高度,又能一起蹲下来看星星” 的伴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