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久,
赵宏运悄然离去,却留下来一枚玉瞳简和一朵绚烂火莲。
洞天极巅之上,赵升神情怅然的叹了口气,随即屈指一弹,只见那多绚烂火莲腾空而起,飘向了高悬天际的大日。
火莲宛如一道流焰,瞬息间冲入大日深处,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一瞬间,大日最深处十分突兀的浮现出一团人形火焰,火焰同样绚烂瑰丽,竟与这朵火莲异常相似。
火莲冲入大日深处后,很快落到了人形火焰手上,然后就被一口吞了下去。
二祖赵宏运同样修行过《辟火仙诀》。
绚烂火莲正是他将此仙诀修炼到大成境界的成果,如今留给赵升以供参考。
另一边,分身洞真子也将玉瞳简交到本尊手上。
“古人云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此话九假一真……古老相传,仙有五类:天地人神鬼!
天仙者,与道合真,功德圆满……得道之日,凭大神通之力携本命洞天飞升仙天……凡物众生因果何其大也,众生罪孽何等深重!非天大功德,无法抵偿众生之累……故五仙之属,天仙成道最难。
地仙者,性命双修,功德圆满……飞升之时,必须割舍本命洞天,真身虹化飞升仙天……因其一人得道,逍遥自在,故又称散仙。
人仙者,非功德无量之辈不可称仙,虽长生不死,但无大神通卫道……
神仙者,需收仙天敕封,非人力所能成,故常为众仙鄙之,吾亦不为也。
鬼仙,邪魔外道之属,不入仙班,不得仙籍,虽长生不死,却常遭劫数,终难逃死厄!
天地二仙为上仙,人神鬼乃下位仙真……”
啪!
赵升一把捏碎了手中玉简,接着手心猛的腾起一团光焰,顿时将玉简碎片烧成一团飞灰。
不得不说二祖临走前留下的这枚玉简解开了他心中众多疑惑,也令他对长生真仙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依据玉简中的记载,天仙和地仙才是飞升证道的正统大道。人神鬼三条成仙之路看似美好,实则都是一条死路。
人仙又称功德仙,此仙以功德成仙,日后也会因功德而败。绝大多数真仙境“人仙”都因为积累功德不足,而永远无法晋升恒阳金仙。
神仙受制于天庭,自身实力受限于敕封仙职,一日不得晋升,自身实力便一日无法提升。
鬼仙……不提也罢。
赵升非常清楚二祖留简的用意,然而成就天仙果位,实在太难了!
古往今来,太乙灵界证道飞升之仙层出不穷,但却从未诞生过一位“天仙”。
老子《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此话说得是一国之君,可又何尝不是在隐喻洞天之主。
证道天仙者,需受众生之“垢”,需承众生“不祥”。
这等壮举…何其难也!
赵升扪心自问,就算他有九世轮回积累的深厚底蕴,但是历代飞升仙天者哪一个不是惊才绝艳,横压一世的无敌之人。
这么多惊才绝艳之辈都难以证道天仙,他又何德何能做到如此壮举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他压根无需证道天仙,最后以地仙之姿飞升又何妨。
只要有百世书在手,他早晚有一世能达成证道天仙这一壮举。
……
太乙灵界,佛禅大洲。
烂陀寺作为本洲十八处菩萨道场之一,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烂陀寺位于佛土圣地五陀山,山中常有佛光乍现,天空飘满七彩祥云,从云中常常传出阵阵梵音。
五陀山浩大广袤,五座主峰周边散落着成百上千座富丽堂皇的寺庙,庙宇内终年香火鼎盛,诵经禅唱声日夜不绝。
烂陀寺内,常有高僧大德在此布道讲法,往往能吸引无数僧侣沙弥前来,常常出现天花乱坠,地涌金莲等等异象。
相比喧嚣如火的祖寺,烂陀寺后山无疑冷清许多。
后山遍布着一座座风格独特的佛塔,几乎每座佛塔都散发出明亮佛光,光亮深处不时浮现一道道宝相庄严的大德身影。
在这片密集如林的佛塔中间,一条青石路从后山脚下延伸至塔林深处。
这一日,一位灰袍老僧出现在了青石路上,老僧满面风霜,两眼浑浊,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
灰袍老僧手握一根大扫帚,正在不紧不慢的扫着路面上的灰尘。
扫帚一扫一收,便有数丈路面焕然一新。
没过多久,灰袍老僧已经扫了一大段路,身影渐渐隐入塔林深处。
就在这时,一位相貌堂堂,剑眉入鬓的光头老者突然出现在后山脚下。
光头老者环顾周边塔林,原本倨傲的表情突然变得异常严肃。
他踏步迈入青石路,一步一步的走入塔林深处。
未久,此人已然来到灰袍老僧近前。
灰袍老僧似乎对来人一无所觉,依旧在不紧不慢的清扫着路面灰尘。
光头老者紧张的抿了抿嘴,忽然单膝跪地,俯首恭声道:“属下百骨散人,参见主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