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军嘴角一扯,也是无语了。
二米饭就是小米和大米一起焖的。
今天赵家这六口大锅,三口是八印的,三口是十印的。
印是以前计量锅大小的单位,做的师傅张手一比量锅口,三拃是六印,四拃就是八印。
人的手有大有小,比量出来的印也就有大有小。
一般来说,八印的锅,锅口直径在七十厘米出头。而十印的锅,锅口直径在八十厘米左右。
赵家的锅偏大,他家八印的锅,差不多能装一百四十斤水。
六个土灶刚砌好,生火烘干顺带做饭,正好三口锅炖菜,三口锅焖饭。
以王美兰的性格,今天虽然就一道菜,但菜可硬了。
肉炖土豆,肉有牛肉、野猪肉、鹿肉,三种跟土豆块混在一起,炖了满满三大锅。
难怪赵有财不乐意,这三大锅菜就放了将近一百斤的肉,炖出来以后肉块即便缩水,也比土豆还多。
再加上二米饭,就林场逢年过节,工人也没有这么硬的伙食啊。
赵有财一边切土豆,一边直皱眉;一边切肉,一边直咬牙。
随着香气弥漫开来,永安屯人已经见怪不怪了,西山屯人却是忍不住地直吞口水。
饭菜一好,王美兰就招呼大伙吃饭。虽然才十一点半,但王美兰说了,早晚都是吃,做好了就趁热乎吃呗。
赵有财这二十年大厨不是白干的,他家办席摆多少桌都不缺盘子、碗,都不用找邻居借。
一百多人,一人一个大海碗、一个二大碗。大海碗盛菜,二大碗盛饭。
王强、林祥顺给大伙发碗、筷,赵军、赵有财、王美兰、金小梅、李宝玉、李如海六人各守一口锅,给大伙打饭、打菜。
赵威鹏、赵金辉组织大伙有序排队,男的两排、女的两排。
西山屯人看到这饭菜,不少人都热泪盈眶。
即便最近条件好了,过年那时候也没这么吃啊。看这伙食就知道,王美兰这屯长是真是没拿他们当外人呐。
这样的一大碗菜、一大碗饭,吃着得多美啊!
眼看第一个打饭的张兴隆端着饭菜离去,西山屯人都急不可耐,下意识地直舔嘴唇。
作为民兵队长,佟友丰排在另一队的第一位。那边是王美兰给张兴隆打菜,这边是赵有财给佟友丰打菜。
佟友丰把大海碗往前一递,咧嘴朝赵有财一笑,他虽然什么都没说,但赵有财耳边仿佛听到了佟友丰喊他:“屯长男的!”
“俏丽哇的!”赵有财心中暗骂,然后拿勺的胳膊一抖,大铁勺子在锅里迅速地连点数下。那勺子就像有粘性似的,每一下点在锅里,勺中都会多了些菜。
说时迟,那时快。也就一秒钟的工夫,勺子在锅里连点四下。等抬起来的时候,上尖一勺子的……土豆。
这一幕,给一旁维持秩序的赵威鹏看呆了。他在部队做了那么多年炊事员,做饭的手艺当真不差,可也没见过这一手啊。
赵有财勺子一转,一大勺土豆就扣在了佟友丰的碗里,然后赵有财大喊了一声:“下一个!”
佟友丰都懵了,赵有财这么喊,他都没反应过来。
而这时,旁边伸出一只小手,拽过佟友丰的碗,道:“佟队长,我给你盛饭。”
“啊……”回过神来的佟友丰,看了一眼说话之人,连忙打招呼道:“小……李师傅。”
李如海一笑,露出洁白的大板牙。
李如海抄起勺子就给佟友丰盛了一勺,然后紧接着又来一勺,两勺就给佟友丰盛了上尖一碗米饭。
这回佟友丰乐了,他感觉小李师傅真不错,虽然嘴不好,但人是真好。
“慢用啊,佟队长。”李如海笑呵地送走了佟友丰,看着佟友丰离去的背影,李如海脸色瞬间沉了下去。
与赵有财不同,李如海虽然年纪小,但他很少跟人闹不愉快。此时看着佟友丰后脑勺,李如海冷笑,心想:“叫我小破嘴?俏丽哇的!”
“哎?”回过头来的李如海,看李宝玉正给武大林盛饭呢,忙拦下了李宝玉的第二勺。
然后,在李宝玉和武大林不解的目光中,李如海解释说:“先盛半碗,吃完了再盛一碗。要不等你再盛前儿。就没有饭了。”
“哎呦,可不咋地!”武大林眼睛一亮,端着一大海碗肉和半碗米饭,一溜小跑地就蹽了。
赵军结婚的席在这边办,准备好的桌椅板凳早就拿过来了,一直就放在仓房里。
开饭之前,大伙齐心协力将其从仓房里拿出来。王美兰让女人进屋吃,但王小兰她们都不干,说怕给大少爷新房还没住人呢,可不能在屋里吃。
中午这阵儿出来太阳还挺暖和,再加上今天气温也高,大伙就在外头对付一口吧。
武大林找就近桌子坐下,同桌的就是张兴隆和佟友丰。
此时张兴隆正往嘴里炫呢,老头子可是吃嗨了,大口大口地吃肉、吃饭。
佟友丰倒是没急着动筷,看武大林过来,佟友丰抻脖看了一眼武大林的菜碗,当即问道:“谁给你盛的菜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