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顺其自然

似水如烟

首页 >> 明末之顺其自然 >> 明末之顺其自然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三国:当不成谋士我只好四分天下 退婚后,高冷女帝后悔了 穿越大宋之倒爷为王 一品布衣 重生后成了皇帝 临高启明 红楼从庶子开始 大秦:开局扶苏被贬,忽悠他造反 抗战之最强特种兵 乱世边城一小兵 
明末之顺其自然 似水如烟 - 明末之顺其自然全文阅读 - 明末之顺其自然txt下载 - 明末之顺其自然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73章 拒门堡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大同兵变平叛后,张维贤上奏的折子也有了回复。

大同城内的士兵补齐所欠军饷,与周边的平虏卫、云川卫、阳和卫、高山卫进行调换。

为首之人已经斩首,其他士兵既往不咎。如有再犯,加倍严惩。

祥云卫留守大同府。高翔负责解决大同府境内的克扣军饷之问题。

英国公坐镇大同府,暂领知府之职,负责处理大同府的事宜,统领大同府内相关卫所。

京城部队返回京城。

张维贤接完圣旨后,送走传旨太监。转身对高翔苦笑道:“看来。咱们还得在这里待些时日呀。”

高翔回道:“国公爷。大同作为九边之一。竟然都能发生兵变之事。说明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此次,我定当严惩克扣军饷之事。必须把将官的这个毛病给他们改过来。否则,还会发生士兵哗变之事。”

张维贤听了之后,夸赞道:“祥云伯尽管去办。我将站在你身后,为你提供支持。”

高翔拱手告退。

大同府作为京师的重要屏障。负责抵御来自于蒙古方面的威胁。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随着相关卫所调换士兵工作的进行,大同府境内的各卫所也都知道了祥云伯将要调查大同府相关卫所克扣士兵粮饷这件事。一时间人人都胆战心惊的。

可是,过了一阵子,高翔始终没有开展调查,大家都十分纳闷。被处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处罚前,悬着的那颗心。

这段时间,高翔并没有闲着。他率领着褚三、高勇等人出了大同城,向北来到镇川堡长城一线,然后向西,沿着长城进行了一番探查。

长城自古都是汉族人民抵御游牧民族的一道屏障。可是,如果遇到敌人大规模进攻,那么分兵把守的弊端就显现开来。只要突破一个隘口,游牧民族的大军就能长驱直入,会师南下。

维持边境各卫所的开支,花费不小。但是起到的作用却不成比例。

这一日,高翔等人来到了拒门堡。此堡与镇羌堡、拒羌堡、驻马堡互为犄角,号称“塞外四堡”。经过多年的修缮,成为一道重要的军事防线。

驻守拒门堡的是一名守备。名叫于和。三十多岁,由于常年在塞外风吹日晒,脸上、手上都是小口子。手下士兵大约五百人。还有二十几匹马匹和骡子。

据他介绍,对面是蒙古黄金榜实、卜落气等部落。

高翔十分关心他们的粮饷问题。就问道:“于守备。咱们的粮饷能够按时发放吗?”

于和苦笑道:“伯爷。实不相瞒。每年基本上都不能按时发放。压三个月再发,都是不错的了。”

高翔一听,说道:“那你们怎么过活呀。是靠自己种地维持吗?”

于和说道:“伯爷。此地一年四季风沙大,环境非常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再加上上官、内监非法占据,导致产量根本无法满足需求。为此,朝廷采取“坐派”的形式供应粮饷。”

高翔询问道:“我刚刚处理完大同兵变。起因就是上官克扣粮饷,以及不按时发放粮饷导致的。那么如果解决掉上官克扣粮饷,并且及时发放,是不是就能避免士兵逃跑、兵变等问题的发生了。”

于和摇了摇头,说道:“伯爷你有所不知。据我了解,大同坐派的粮饷,主要来源于山西、河南、山东、北直隶、宣府、易州,甚至还有浙江等地,细细一数,竟然有十几个地区负责。

这些地方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减产,这势必就会影响到我们的粮饷发放。

比如,今年河南大旱,从河南坐派的粮饷就不可能运过来。

因此,杜绝了上官克扣,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各地坐派的粮饷任务完成不了,也是主因。”

高翔点了点头,说道:“原来如此。这么看来,除了解决克扣问题,还需解决坐派的这个不稳定因素,方能确保咱们大同粮饷发放及时呀。”

于和十分坚定地说:“伯爷。难呀。自古无官不贪,谁能大公无私地正常发放粮饷。”

于和说得都是大实话。确实如此,贪官就像是蛀虫一样,腐蚀着大明这座大厦。高翔觉得有必要对大明的制度进行一次刮骨疗伤的手术了。

他正色道:“于守备。你也不要太悲观。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也不回避问题。我相信,如果我们集思广益,多想办法,就一定能够解决这些难题的。”

于和见高翔如此表态,拱手说道:“伯爷。您爱兵如子是出了名的。卑职常和手下人说,如果能在祥云伯手下当兵,绝对是死而无憾了。”

高翔谦虚地说道:“带兵不能仅靠将领的个人素质来决定,应该通过一种完善的制度进行管理。无论是谁当将领,由于制度的约束,只能是按规矩办事,这方为上策。”

于和动容道:“伯爷。您说得这些,真能实现吗?”

高翔拍着他的肩膀,信心十足地说道:“你放心。一定能实现的。”

高翔在于和的陪同下,巡视了一番拒门堡,他命高勇将一些土豆的种子送给于和,并且亲自指导拒门堡的士兵种植土豆,这种作物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也会有一定的产量。可以部分解决拒门堡士兵的燃眉之急。

于和说道:“我不禁要在堡内种植,还准备在堡外进行种植,这样可以确保士兵能吃上饭。”

高翔笑着说道:“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看过拒门堡后,高翔认为,应该进行大修了。

据于和介绍,此堡修筑于嘉靖二十四年,当时是土筑,直到万历元年才进行的砖包。这些年由于军费紧张,并未修缮,再加上蒙古部落的侵袭,损坏就更加严重了。

边塞各堡的年久失修,卫所军备松弛,这些都是大明的一个缩影。这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卫所制度已经不合时宜。

粮饷采用坐派的方式,也是需要改革的。粮饷不是儿戏,坐派容易出现欠饷情况的发生。

只有实地查看,才能了解具体情况。只有与当地人员亲切交流,才能知道真实情况。仅仅在朝廷凭经验、凭感觉处理问题,十有八九会适得其反。

喜欢明末之顺其自然请大家收藏:(m.38xs.com)明末之顺其自然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道第一仙 帝御无疆 何不同舟渡 官狱 官场之绝对权力 灯花笑 大一实习,你跑去749收容怪物 校花学姐从无绯闻,直到我上大学 换亲赚翻了!我嫁病秧子得诰命 年代大小姐的囤货日常 快穿之炮灰得偿所愿 天渊 修复师 我是福运小奶包,一路亨通旺旺旺 大师姐只想摆烂,灵剑争着认主 全球冰封:我打造了末日安全屋 悠哉兽世:种种田,生生崽 官场:被贬后,我强大身世曝光 知青年代:我有一个暴击系统 工厂里的夫妻 
经典收藏穷鬼的上下两千年 唐人的餐桌 黜龙 我的公公叫康熙 战国藤原幕府 家父汉武帝! 大唐:李二,还钱 篡清,从凤台县城开始 开局官府送老婆,我娘子竟是女帝 全家流放:我带着嫂夫人去逃荒! 始皇帝的秦时明月 制霸北美:从一战劳工开始 三国:貂蝉,把头发盘起来! 讲各朝历史,开国皇帝们破防 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 三国江东霸主 风起刈羽 我在大唐开盲盒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大魏芳华 
最近更新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 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 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 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 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 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 三国第一公侯 男扮女装为祸人间 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 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 御赐监察使 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 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 家父是康熙 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 三国之现代魂 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 重生美好 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 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 
明末之顺其自然 似水如烟 - 明末之顺其自然txt下载 - 明末之顺其自然最新章节 - 明末之顺其自然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