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到了特区之后,已经看过汉卡的演示,与张知府也已经事先做了沟通,对于把这个汉卡引入到内地,其实已经达成了一定的共识。
只是部委、部门之间看重的利益并不完全相同,即使原则上达成了共识,但在具体操作上,还要进行详细的磋商,把相关的利益分配好,各取所需才行。
互相介绍寒暄之后,诸人落座,会谈正式开始,张知府作为会谈的主持人,率先开口:
“陈兵先生,这个汉卡我们已经试用过了,非常便利,这个产品是你开发出来的吗?”
“是的,张知府,这个汉卡的硬件是我带领团队研发的,但软件分为简体和繁体两个版本,繁体版本购买了宝岛朱先生的输入法知识产权,简体版是我们团队独立开发的。”陈兵回答的中规中矩。
这时候,李世豪开口插话,“这个汉卡是陈兵总监带领我们的工程师团队开发的,知识产权归属于我们英豪公司。”
李世豪的插话,其实是陈兵之前授意的。陈兵是留学生,是内地人士,此时内地还没有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对个人的发明权属,经济利益也没有明晰的法令,把知识产权归属到英豪公司,可以避免很多的麻烦。
李世豪的插话,大部分人都没有什么特别反应,只有计算机总局的朱司长,眉头略微皱了一皱。
国内计算机技术整体还比较落后,这个汉卡是专门针对内地市场开发的,发明人又是内地出去的留学生,运作好了完全可以作为国内自主研发的高新技术进行宣传,但如果知识产权属于英豪公司,就比较麻烦了。
作为官员,朱司长看重的不是汉卡的经济利益,而是这项技术能带来的名声。英豪公司是外资,想要将这个名声算到国内,看来有些困难啊。
张知府在这个问题上没多纠缠,继续问道“简体字只在内地才被广泛使用,这个简体汉卡应该也是针对内地开发的吧?你们准备什么时候把这个产品推向市场?”
按照事先商量好的,李世豪接过了话题:“张知府,繁体汉卡,我们已经推进市场了,而且市场反应非常好,已经成为了我们英豪公司,开拓电脑市场的一件利器。
简体汉卡,确实是针对内地市场开发的,但何时能够正式销售,不取决于我们,只要内地市场开放,允许我们销售,这个产品随时都能上市。
这批发给您的汉卡,虽然并不是正式产品,而是我们进行生产测试的小规模生产样品,但您也试用过了。可以说我们英豪公司,作为生产厂商,已经做好了一切的准备。”
“现在这个汉卡的生产是什么情况,英豪电子厂房已经快封顶了,这个产品能否移到特区来生产?”张知府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
“现在这个产品现在也是在徐氏电子加工,我们本来就计划,等到英豪电子投产,这个产品也移到特区工厂来生产,这个完全没有问题的。”李世豪的回答很是爽快。
他没提简体汉卡的事情,只是用眼睛看了一下两位司长,意思是简体汉卡的事情,要看你们的态度。
汉卡的技术先进性和影响力,是远超过掌上游戏机的,特区原本以为要引进这个产品,还需要进行一番艰苦的谈判,也做好了给予更多优惠条件的思想准备。
没想到李世豪一副全面合作的态度,倒是把张知府整的有点不会了,他只好转向首都来的两位司长,“朱司、丁司,你们看哪?”
引进外资的工作并不好做,很多外资企业到内地投资,都是看中了内地的市场潜力。外资企业产品的内销比例,往往成为引资谈判中的重要筹码。
原本张知府也准备用内地市场作为一个谈判筹码的,这两位司长事先也进行过一番沟通,从某种意义上,是来给特区助拳的,在助拳的同时,能够多少分上一杯羹就更好了。
没想到李世豪根本没有,主动要求内地市场开放的要求,这让两人觉得有些意兴阑珊。
谈判这种事情,谁更急迫,谁就会多让利,现在英豪公司不急,他们想分一杯羹的打算,弄不好就要落空。
场面不好冷场,朱司长只好接过话头,“这个简体汉卡,能够提升内地的电脑使用效率,是不错的技术,原则上,我们是支持引进到内地市场的。”
丁司长也只好跟着表态,“我们部里原则上也没有意见,同意引进这个产品,只是部里外汇紧张,没有那么多用汇指标,这个用汇指标,恐怕要你们特区政府出,或者由实际购买的部门去调用他们的指标。”
张知府露出一丝苦笑,特区的外汇指标同样紧张,至于向购买者调指标,哪有那么容易。不过,不管怎么说,至少大的意向达成了,至于外汇指标的事情,可以私下与两位司长再沟通,没必要当着外商的面来讨论。
看看手表,张知府提议道,“这也快中午了,我们还是先吃饭,吃好饭休息一会,下午我们再聊聊合作的细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