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云层被风推开了一条缝隙,春城露出清亮的一角。驻地的白板上还留着昨夜的字,编号先行,路径不断。秘书把第一场常委会的会期敲定在九点三十分,地点就在省政务楼一号会议室,流程只有三条,问题账本,动作词,责任位。
会议室没有鲜花也没有横幅,长桌只摆水与纸。督查室把最近九十天的红点地图投到墙上,红点集中在口岸复位时长,建设项目闭环中位数,群众端回执落灯三个口径。李一凡让秘书把地图左上角的日期改成当天,便于追踪。
组织部长把厚厚的欢迎汇编放到一边,递上难岗名单与观察期岗位。名单上的三位年轻处长被圈了红色边框,履历清楚,基层经历扎实。李一凡把名字重写在白板右列,再加上两个空格,预留给后续增补。
第一阶段是问题账本复点。每一条问题后面都必须带编号与时间码,没有编号的一律不入账。督查室起初有些迟疑,理由是信息还在清点。李一凡把迟疑按回桌面,只留下八个字,先数字再叙述,先证据再结论。
财政条线报告贴息池与奖惩并列的执行情况。今日新增挂红三起,复位一件,另两件推进缓慢。李一凡把指数改写成表格,把复位时长单列出来,作为本周第一项硬指标。指标一旦上墙,就不再是口头功夫。
建设条线举起一沓PPT,色块鲜明,术语连篇。李一凡示意停下,让工作人员把PPT转成白话卡,卡面只留动作词与节点。会场角落传来轻轻的抽气声,很快归于平静。换语言不是为了难堪,是为了让所有人看得懂。
班子磨合的关键在节拍。李一凡在白板中轴画出四格,谁提,谁办,谁签,谁负责。四格下面留出编号与复位时长两行空白,要求每一项事项会后四十八小时回填。回填不合格的,次周在周例会上亮名。
他现场抽取一案,口岸流程中某地危化仓纸面合规却与外侧仓共阀。政法与市场监管两条线同刻接单,责任位当场签名,技术组同步推送镜像页的准备条目。会议记录员把时间码写得很大,写在会议纪要第一行。
有人提议先开欢迎会再行动,理由是民间期待值很高。李一凡把这条提议放进附录,只留一句简短的注释,流程比情绪更可靠。注释不带情绪,本身就像一道边界。边界画清,动作自然加速。
组织部汇报年轻处长的任前考核。三人愿意先去难岗,再谈位置。李一凡点名让一人挂春城口岸并联试跑,一人下沉到民生交付专班,一人兼任镜像证据页运营负责人。任命即日起执行,观察期三个月,成果对外可查。
媒体口递来第一版呈现脚本。四十秒节奏已经合拍,开头一秒给问题镜头,中段给流程节点,结尾给回执落灯。李一凡让他们在脚本下加一句提醒,掌声免谈。提醒需要反复写,直到成为肌肉记忆。
会议进入第二阶段,动作词核验。并联短表四步已在省直试跑一周,今天开始扩面到两州三市。抽签,核权属,并联,回执,四步齐备,异常挂红,复位计时两行紧随。每走一步都要留痕,每留一次痕都要能复刻。
政务服务中心的影像接入完成度在大屏滚动。昨夜已达七成,今早十点升至八成五。李一凡把十成设为今天的夜间目标,在白板左下角画了一个小圆点,代表这一项的收尾时刻。收尾必须准时,准时就是纪律。
会场后排的副职开口强调有些问题需要调研周期。李一凡点头,同意调研,但把调研的起点改成镜像证据页。所有申诉与说明先到镜像页上挂编号,再回到会议桌上讨论。桌面的声音越少,屏幕的动作越真实。
群众留言页刷新出几条新留言,多与交付相关。交付专班的负责人在会场后排记下编号,暂不回应,把编号先带回去做证据采集。李一凡认可这个顺序,先把钥匙画面缩略上墙,再考虑故事的讲述。
第三阶段是责任位。每一个条线的牵头人把姓名写在白板对应格子里,签字之后即生成交办编号。签完的那一刻,几张脸上的表情微微收束。不是紧张,而是接受了新的对话方式。新的方式只有两行字,做与没做。
秘书把准备好的两份省级文件放到手边,分别是观察期岗位公示与行动清单。李一凡决定会后十五分钟同时挂网。两个页面互相链接,一边是人,一边是事。谁接了哪个节点,群众可以直接点开看进度。
午后的小范围沟通变得简短。各条线短句汇报,尽量用数字和动词。会议记录员把动词写成列表,动词前面加上序号,便于回填。会议留空十分钟,用来对齐口径。口径对齐后,所有宾语都变得可替换,替换谁都不影响动作。
政法线传来一组影像,边境某卡口的并联流程出现短暂停顿。李一凡让专班按流程立即挂红,同时在镜像页与内部系统双方点亮异常。异常不等于指责,异常是为了倒逼复位。复位时长从挂红一刻起计时,不许补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