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断电话,博源立刻部署行动,将钱总及查获的涉密文件、通讯记录等证据逐一封存,由专人押送回巡视组驻地。而他自己则带着小林,连夜整理案件卷宗,将张昊海外豪宅的资金流水、张部长与钱总的关联证据、涉密信息外泄的危害评估等关键材料,整理成完整的案件呈报稿。
次日清晨,总组长带着中纪委专项核查组的工作人员出现在巡视组驻地。没有多余寒暄,总组长亲手将密封的案件卷宗移交核查组组长,沉声说道:“此案事关文化安全乃至国防安全,巡视组已完成初步证据固定,后续调查恳请贵组深入推进,务必查清所有涉案人员,追回流失机密。”
核查组组长接过卷宗,严肃点头:“请放心,中纪委已对此案高度重视,专门成立重大泄密专案调查组,即刻对张部长采取留置措施,全面彻查涉案网络。”
就在核查组部署行动的同时,张部长正身着笔挺西装,戴着金丝眼镜,在国家会议中心的“全国文化安全工作研讨会”上慷慨陈词。“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筑牢文化安全的防火墙,绝不能让一件国宝、一份机密流失海外!”他语气激昂,手势有力,台下掌声雷动。没人知晓,他口袋里的手机里存着儿子发来的纽约豪宅泳池照片,更没人知道,这场冠冕堂皇的演讲稿,竟是用一批战国竹简扫描件换来的“润笔费”请人代写。
演讲结束后,张刚走进休息室,两名身着正装的工作人员便迎了上来。“张**同志,我们是中央纪委专案组工作人员,请你配合接受组织核查。”出示证件的瞬间,张部长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双腿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手中的演讲稿滑落在地。他想开口辩解,却被工作人员礼貌而坚定地引导着走出休息室,坐上了等候在外的专车。车窗外,原本热闹的会场渐渐远去,他望着街旁飘扬的五星红旗,眼中第一次露出了绝望的神色。
张部长被留置后,中纪委专案组迅速展开审讯。审讯室的灯光惨白刺眼,直直打在他脸上,曾经的儒雅风范荡然无存,头发一夜之间仿佛又花白了几分。起初,他还试图狡辩,声称自己被钱世荣陷害,对泄密一事毫不知情,甚至拿出过往的学术成果和获奖证书,试图证明自己“清白”。
直到专案组工作人员将一叠沉甸甸的证据一一摆在他面前——经过技术恢复的他与钱世荣的通话录音、张昊纽约豪宅的资金流水明细(已通过国际司法协作确认与涉密交易资金直接关联)、从他办公室文件柜第三层搜出的涉密文件原件、周研究员通过视频提供的证词、海外买家的初步协查反馈……每一份证据都像一把锋利的尖刀,层层刺破他精心编织的谎言。
“我也是没办法啊……”张的心理防线彻底崩塌,声音突然变得嘶哑,眼角滚下浑浊的泪水,顺着脸颊滑落,砸在审讯桌上。“我儿子年轻不懂事,在华尔街跟着别人炒股,一下子赔了五个亿,欠了高利贷。那些人都是亡命之徒,说再不还钱就卸他一条腿,我就这么一个儿子,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出事啊!”
此时,博源受专案组邀请,以“案件关键证人”身份参与旁听。他启动读心术,捕捉到张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比他口中的“苦衷”更令人心寒:【一开始只是想帮儿子还上高利贷,就偷偷拿了几份不重要的古籍拓片卖了,没想到那么值钱……】【后来就收不住手了,那些老祖宗的东西,放在库房里也是蒙尘,不如换成现钱,让我儿子在国外过好日子,反正也没人知道……】【我以为做得天衣无缝,那些竹简的价值只有我懂,只要不把最核心的内容卖出去,就不会被发现……】
“你懂什么?”博源再也按捺不住,隔着单向玻璃沉声开口,声音透过麦克风传入审讯室,带着压抑不住的痛心,“那些竹简里记载的不仅是古代的国防布局,更是古人的军事智慧结晶!M国军事专家已经根据你卖出去的拓片,分析出我国古代防御体系‘因地形设要塞’的设计逻辑,而这种逻辑,至今仍在我国西北部分边防区域沿用!”
专案组工作人员随即调出一份标有“绝密”字样的报告,推到张面前:“这是军事科学院的紧急评估报告。上面写着,如果这些信息被完整获取,我国西北某区域的防御弱点可能被精准破解,对现代国防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张**,你为了一己私欲,把国家的安全防线当成了换钱的筹码,你对得起自己的身份,对得起那些信任你的人吗?”
张的身体剧烈颤抖起来,双手紧紧抓着头发,指甲几乎要嵌进头皮里。他猛地抬起头,眼中布满血丝,脑海里闪过无数画面——年轻时在故宫当研究员,为了保护一片刚出土的碎瓷片,在暴雨里守了整整一夜,生怕雨水侵蚀了文物;父亲临终前,拉着他的手说“文化是根,根在,国在,你以后一定要守护好咱们的文化根脉”;儿子小时候,他抱着儿子在博物馆里看青铜器,指着上面的铭文说“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