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荳斯的步伐不再迟疑,每一步都踏得沉稳有力。他走在前方,永生躯体的能量波动与沙层下的根系产生着微弱共鸣,指引着方向。叶云天紧随其后,掌心的淡金色神力始终保持着戒备状态,既为了探测沿途的流沙陷阱,也为了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能量异常。
核心生态区的腹地,与实验室周边的沙化景象又有不同。这里的沙丘更高、更密集,沙层的流动性也更强,显然是能量晶簇休眠后,固态能量场衰减最严重的区域。远处的沙峰在天光下泛着死寂的土黄色,没有任何植物生长的痕迹,只有风穿过沙谷的呼啸声,如同远古的叹息。
“就在前面了。”土荳斯停下脚步,指向前方一座相对平缓的巨型沙丘,“能量晶簇矿脉就在这座沙丘之下,深度约两百米。曾经这里是土镜最繁华的能量中枢,矿脉表面有能量防护罩和监测站,现在……都被流沙埋了。”
叶云天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那座沙丘与周围的沙丘并无二致,只是顶部的沙层呈现出细微的漩涡状纹路,显然是长期能量流失形成的特殊地貌。他启动沙漠能量探测器,屏幕上立刻弹出矿脉的三维剖面图:两百米深的沙层之下,一片不规则的蓝色区域静静蛰伏,那是能量晶簇的分布范围,只是信号极其微弱,如同风中残烛。
“晶簇处于深度休眠状态,能量残留率仅为3.7%,沙层压力超过临界值,强行挖掘会导致晶簇碎裂。”探测器的分析报告弹出,叶云天眉头微蹙,“不能硬来,必须用温和的方式引导能量注入。”
土荳斯早已拿出便携治理终端,指尖在屏幕上快速滑动,调出矿脉的原始设计图。“我早有预案。”他的声音带着专业的笃定,屏幕上立刻展开一套“沙层导流通道”方案,“晶簇矿脉的结构是蜂窝状,每个晶簇单元之间有天然的能量通道,只是被流沙和凝固的能量碎屑堵塞了。我们可以在沙层中构建临时导流通道,避开晶簇脆弱的边缘,直接连接核心单元。”
他指着设计图上的红色线路:“通道采用‘树形结构’,主通道直达晶簇核心,分支通道覆盖周边主要晶簇单元,用我的治理体系中特制的‘能量凝胶’固定通道壁,既能防止流沙坍塌,又能传导能量。这样一来,注入的能量就能均匀分布,不会对晶簇造成损伤。”
叶云天看着方案,眼中闪过赞许:“这个设计很稳妥,导流通道的能量传导效率能达到多少?”
“理论上能达到80%,但需要你的神力辅助加固通道壁,同时精准控制能量流速。”土荳斯抬头看向他,眼神中满是信任,“分工吧,我负责构建导流通道,你用探测器定位沙中残留的固态能量,提取后通过通道注入晶簇核心。”
“没问题。”叶云天点头应允,两人立刻投入行动。
土荳斯从实验室带来的储物箱中取出压缩后的“能量凝胶”,这种凝胶呈淡蓝色,遇沙后会快速膨胀固化,同时形成能量传导层。他将凝胶装入特制的“通道钻机”,启动设备后,钻机如同一条灵活的银蛇,钻入沙层之中。终端屏幕上,实时显示着钻机的行进轨迹,土荳斯凭借对矿脉结构的熟悉,不断调整方向,避开沙层中的坚硬岩石和晶簇边缘。
“主通道已抵达晶簇核心上方5米,开始固化通道壁。”土荳斯按下确认键,钻机瞬间释放能量凝胶,淡蓝色的光芒在沙层下蔓延,如同在黑暗中点亮了一条灯带。凝胶快速膨胀,与沙粒紧密结合,形成一道光滑坚硬的通道壁,同时在通道内壁形成细密的能量传导纹路。
紧接着,六条分支通道从主通道延伸而出,精准对接周边的晶簇单元。整个过程如同外科手术般精准,土荳斯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却始终眼神专注,每一个参数调整都精准到毫米级——这是他几十次失败后积累的经验,也是沙漠学院治理体系的精髓所在。
叶云天则手持探测器,围绕着沙丘缓慢移动。他的分身神力顺着探测器的信号延伸,穿透厚厚的沙层,感知着每一丝残留的固态能量。这些能量如同散落在黑暗中的星辰,有的附着在沙粒表面,有的凝固成细小的结晶,还有的弥漫在沙层的缝隙中。
“发现第一处能量残留点,浓度0.8%,坐标(32.5,17.8)。”探测器发出提示,叶云天立刻停下脚步,掌心泛起浓郁的淡金色神力,如同无形的磁铁,朝着沙层下延伸。神力穿过沙粒,将那些分散的能量粒子牢牢吸附,然后缓缓向上牵引。
很快,一缕淡金色的能量丝线从沙层中升起,如同一条灵动的小鱼,钻进探测器的能量收集口。叶云天能感受到这缕能量的微弱与枯竭,却依旧带着土镜固态能量特有的温润质感。他不断调整神力的强度,既保证能吸附能量,又不破坏沙层的稳定性,避免影响土荳斯的导流通道。
一个小时过去,土荳斯成功构建完所有导流通道,终端屏幕上,淡蓝色的通道网络与晶簇矿脉完美对接,如同为休眠的心脏搭建了一套临时血管。“导流通道就绪,能量传导层激活,随时可以注入能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