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沃洛特—圣普里瓦战役以普军惨胜告终的次日,威廉一世与总参谋长老毛奇在军事会议室中审阅战报。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双方伤亡数字,法军六个师近八万人全军覆没,普军八个师亦付出七万两千人伤亡的沉重代价,战报末尾附带的战场示意图上,焦土与血迹的标记几乎覆盖了整片区域,触目惊心的数字与直观的战场描绘,让两位普鲁士军政核心人物陷入沉思
“这些法国人血战到了最后一刻,是个可敬的对手”
威廉一世放下战报,声音低沉而带着罕见的敬意。这位普鲁士国王兼德意志皇帝,曾在无数次军事会议上强调 “铁血政策” 的必要性,但此刻面对法军在绝境中展现出的顽强意志,他不得不承认对手的尊严
老毛奇微微点头,苍老的面容上浮现出赞同的神色
“没错”
战报中特别提及了普军指挥官腓特烈·威廉殿下的表现,这位中线集团军统帅虽取得战术胜利,却在目睹战场惨状后当场呕吐不止
威廉一世听闻此事后,嘴角勾起一抹毫不在意的撇嘴
“让他长长记性也好,让他明白战争不是儿戏不是过家家”
这句看似轻描淡写的评价,实则暗含普鲁士王室对年轻将领的严厉敲打
腓特烈·威廉此前在维桑堡战役中主张加大攻势,试图以强大火力压制法军,却忽视了战争的残酷性与战略全局
格拉沃洛特—圣普里瓦战役中,他虽动用八个师围歼法军六个师,但普军同样付出惨重伤亡(七个师受损,四个精锐师近乎覆灭),威廉一世与老毛奇清楚,腓特烈·威廉的冒进与对战争残酷性的低估,险些让普军优势化为泡影
将他与参战士兵一同调离前线、强制休养,既是对年轻将领的惩罚,更是让其冷静反思战争本质的契机,战争并非单纯的兵力与火力比拼,而是战略智慧、后勤保障与士兵生命的综合博弈
威廉一世 “毫不在意” 的态度,背后隐藏着普鲁士王室与军方将领间的权力微妙平衡
作为君主,他需要维护王室的权威与决策主导权;作为战争领导者,他又不得不依赖老毛奇等专业军事家的战略智慧。腓特烈·威廉作为王室成员,其战场表现直接影响王室声誉
若放任其继续贸然指挥,可能导致更大规模的伤亡与战略失误,因此,威廉一世借调离战场之举,既向军方传递王室关注战争全局的信号,又为腓特烈·威廉提供反思机会,避免其在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
老毛奇的赞同则体现了专业军事家的理性视角。他深知格拉沃洛特—圣普里瓦战役的胜利是惨胜,普军虽歼灭法军有生力量,但自身伤亡同样惊人
法军士兵血战到最后一刻的表现,不仅是对对手的尊重,更是对战争本质的深刻提醒,现代战争中,士兵的生命与士气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
老毛奇支持威廉一世的决定,实则是在维护普鲁士军队的长远战斗力——让年轻将领经历挫折与反思,才能成长为真正懂得战争代价的指挥官
战报中提及的腓特烈·威廉吐得不轻,不仅是生理上的不适,更是心理冲击的外在表现。当数万具尸体与战马残骸堆积在焦土之上,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血腥味与硝烟味时,即便是久经沙场的将领也难以承受这种视觉与嗅觉的双重折磨
这种生理性呕吐反映出人性中对生命消逝的本能敬畏,即便在战争机器的冰冷逻辑下,士兵依然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而非单纯的战争消耗品
格拉沃洛特—圣普里瓦战役的硝烟尚未散尽,普鲁士王室与军方高层便将目光聚焦于法国东部战线的关键枢纽——梅斯
威廉一世望着军事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眉头紧锁
“要不,把南线集团军调过来吧?”
他深知,梅斯作为法国中路集团军的最后主力驻地,其战略地位犹如咽喉要道,一旦被普军攻克,巴黎的门户将彻底洞开,法国首都将直接暴露在普军的兵锋之下
老毛奇,这位普鲁士的总参谋长,手指轻轻点在地图上梅斯的位置,神色凝重地说道
“可以是可以,但是现在时间不够了,中线集团军正在包围梅斯”
他深知南线集团军距离梅斯战场路途遥远,即便立即发报调兵,在短时间内也难以抵达战场投入战斗
普军当前的兵力部署,需优先解决眼前对梅斯的包围作战,若此时分兵南线,不仅会延误攻克梅斯的最佳时机,还可能导致其他战线出现防御漏洞
“那就先给南线集团军发报让他们过来,我们先啃下梅斯再说”
威廉一世当机立断,做出了优先攻克梅斯的战略决策
“炮兵准备完毕!”
一位军官急匆匆冲进军帐报告
威廉一世毫不犹豫地下令
“开炮!”
刹那间,普军二十四个师的炮兵阵地如同咆哮的巨兽,无数炮弹如暴雨般倾泻在梅斯及其周边十二公里的狭长地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