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场的警报还在响,红灯扫过墙壁。陈宇站在起点位置,左手贴墙,右手握紧武器。三十米外,狙击点有轻微晃动。
沈逸盯着主控台屏幕,数据流不断跳动。他刚导入新的地形参数,系统提示延迟模拟已加载完成。林悦在终端前调试通讯协议,将意图标记设为强制启用状态。
“开始第二轮。”沈逸按下启动键。
AI刷新,巷战推演重新开始。队伍缓慢推进,拐角处三人呈三角站位。林悦发出“掩护”信号,光晕在头盔内侧泛起蓝边。陈宇没有迟疑,直接压步突进,击倒埋伏单位。
这一次,走位没有重叠。
沈逸调出回放画面,对比前几次失败记录。失误间隔从0.8秒压缩到0.3秒以内。协同指数曲线开始上扬。
“有效。”他说。
林悦松了口气,关闭调试界面。她打开物资管理面板,翻到装备栏。当前团队法系输出装等偏低,抗性装存在缺口。她看向沈逸,“材料还剩多少?”
沈逸接入碎片收集模块,查看剩余残片数量。七块未兑换,其中三块来自上周副本掉落,四块是日常任务积累。他选择全部合并。
系统提示:【可定向兑换方向更新——稀有级法系护符×2,抗性披风×1,技能书残页(群体净化)】
他选定第一项。
界面闪烁,两枚护符和一件披风落入团队仓库。属性显示攻击提升18%,法力恢复加快,附加一次免死护盾。披风提供全元素抗性加成,适合林悦这类辅助角色。
“够用了。”陈宇走过来,拿起披风查看属性,“之前说要堆输出,现在又加防御,你怎么定的?”
沈逸调出历史战斗日志,“过去三场高强度副本,我们死亡原因七成是爆发伤害穿透前排。不是打不死人,是活不到打出伤害。”
陈宇沉默几秒,点头,“行,按你说的来。”
林悦把装备分发下去,顺手给沈逸那件护符附魔。她的手指在操作界面上滑动,熟练地绑定特效触发条件。
沈逸回到主控台,准备下一轮训练参数。他加入跨区网络波动模拟,设定延迟峰值为900毫秒。这种环境下语音指令失效,只能依赖视觉提示和预判节奏。
“这次我主导。”陈宇戴上头盔,“按新规则打。”
推演重启。五人进入地图,信号屏蔽区域开启。语音通道关闭,仅保留颜色光晕与快捷标记。
开局顺利。林悦用绿色光圈标记安全路径,突击组沿边缘移动。敌方AI在街口设伏,但被提前发现。陈宇绕后切入,一击命中核心目标。
可到了中段,节奏乱了。
一名队员误判信号,在交叉路口提前转向。敌人趁机包抄,火力集中到林悦身上。她瞬间掉血,触发护盾才勉强脱险。
团灭提示弹出。
陈宇摘下头盔,额头冒汗。他没说话,但呼吸变重。林悦低头检查自己的标记发送时间,“是我信号太短,没传清楚。”
“不是你的问题。”沈逸调出全场行为轨迹图,“是他没等完整信号就行动。这种时候,宁可慢半拍,也不能抢。”
陈宇站起来,“再来。”
连续三次,同样的节点出错。第三次结束后,他坐在角落没动。林悦想说话,又停下。
沈逸关闭推演程序,走到训练场中央。
“我刚玩这游戏的时候,被人围在新手村杀了十次。”他说,“每次跑回去复活,又被堵住杀一遍。地图不熟,技能不会用,连逃跑路线都记不住。”
两人抬头看他。
“那时候没人帮我。我就把每次死亡录下来,让系统分析哪里错了。错一次,改一次。现在我能预判很多事,是因为以前全都经历过。”
林悦轻声问:“真的?”
“嗯。所以现在这点问题,不算什么。”
陈宇抬起头,“你是说我也能改?”
“你可以做得更好。”沈逸看着他,“你有经验,有反应速度。缺的只是信任——不是别人能不能打好,而是你自己能不能相信他们会配合你。”
陈宇没再反驳。
沈逸返回控制台,打开轮值指挥功能。“明天开始,每人主导一场模拟战。不管输赢,必须自己做决定。”
当晚,训练继续。
林悦第一次担任指挥。她不太敢下指令,总在确认队友位置。但随着推进,她逐渐找到节奏。一次狭窄通道遭遇战,她果断标记集火目标,全员同步出手,秒杀敌方关键单位。
“漂亮!”陈宇喊了一声。
林悦笑了。
深夜,最后一场结束。协同指数达到0.85,创下团队新高。
沈逸调出策略模拟空间,输入赛事可能遇到的地图类型。系统开始百万次推演,筛选最优应对方案。他同时启用潜力挖掘预警,监测是否有异常数据波动。
凌晨两点,林悦还在整理通讯协议更新日志。她发现一个细节——当多人同时发送标记时,系统会出现0.1秒延迟。她立刻修改优先级排序逻辑,加入冲突过滤机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