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晴和林朝夕谈完,陈琛尽管不知道她们谈了什么,却认为谈得不错,因为二人接下来配合默契,发布会得以如期举行,而且大获成功。
接下来几天,放出去的台爱追梦全部预订了出去,相比一些科技巨头的产品,这个预定量是小巫见大巫了,但目前预定的单价是999元,等于是接近2000万的销售额,而且都是预付款。
不是不能放出去更多,供应链没有打通,加上公司实力有限,产量并不高,只能保守一点儿。
忙的是温晴那边。
温晴有意让陈琛去整合上下游供应链,被陈琛以不懂给拒绝了,最后由投行那边给她物色了一位叫吴阶的电子产品供应链经理,人家有成熟的经验,全盘接了过去。
温晴肯定对陈琛的偷奸耍滑生气,但她没时间给陈琛脸色,公司事务和科研项目让她脱不开身。
陈琛则带上林朝夕去了着名的鞋城。
新市他那边的生意都交给了连总。
连总是成熟的经理人,维系日常业务不费吹灰之力。
燃点现在旗下成立了一家销售公司,一家装潢公司,一家传媒公司,一家物业公司。
从顾楚宁那里拿了2000万,就算不盈利,也已经不至于关张倒闭。
眼下业务反超,连总在陈琛的授意下,开始跟金龙地产谈独家,要求他们裁撤他们自己的售楼部,并且将物业交给燃点旗下的公司,借以配套交房和基础性服务。
按说很多大的房产开发商越来越重视物业,认为现在卖房子渐渐不挣钱了,但物业可以通过提供服务挣钱,这在大城市尤为常见,因此催生出一些超高收费的物业公司……
但就目前而言,入住率不足,按照现有的售房数量,短时间内无法将房产售罄的情况下,物业公司就是纯赔了。
所以,金龙公司那边对物业公司的谈判松口很快,反而是对直营售房部犹豫不决。
陈琛和他们的副总陆总和背后的董事长盛总都通过电话,晓明利害关系。
眼看谈判无果,就让连总跟门前干道公路的下游小区的开发商去谈判去了,那边地段更偏,本意是给金龙地产做一下样子而已,但没想到又谈下来了一个小区,那边的老总什么都答应,就等燃点公司这边陈琛从鞋城回来见面签字。
晚上喝酒了。
到了鞋城,往来的厂家多,认识的不认识的,都会请客吃饭,吃饭就要喝酒,他又不肯让林朝夕沾,都是自己喝了再提林朝夕挡,尽管掌握着各种酒局小技巧,但到最后,还是满身的酒气,以前林朝夕没怀孕,也会给他闹的,觉得他就是想喝那一口。
但这一次跟出来,林朝夕就只剩心疼,看他又皱了一下眉头,连忙问他:“是不是胃里难受?”
陈琛跟她摇了下头,正要说句话安她的心,电话来了。
连总给陈琛打电话,都是笑不打一处:“眼下卖房子难,房产公司没有一家不急需回款的,当年那么多中介和售楼公司也因为一些本地服务平台的冲击,活下来的不多,能拿到开发商信任,实力够大的更少。金龙地产的盛总和陆总都傻眼了,以为我们对他们失望要走,已经松动了,他们明天会给你打电话,我大致了解一下,打电话的用意,是让我们近一步保证回款的速度。”
陈琛说:“可以呀。他给我们下放底价,增加我们的利润空间,两年内给他售空也不是问题。”
连总大吃一惊:“陈总,你开玩笑吧?”
陈琛说:“卖房之后,我也没觉得特别难卖,关键是政府在四周的配套设施正在增加,新市毕竟是一线城市,如果基础设施上来,我觉得没那么难,所以我们是可以给他们对赌一把的。”
连总犹豫说:“太冒险了。”
陈琛说:“没有好的条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不可能创造奇迹。反过来,我们如果把他们压榨到极致,那我们就可以赌一把,你现在呢,就是多方了解那一带的板楼价格,这样的话,价格谈得好,我们就等于无本的情况下做了一回房地产。”
挂了电话。
在一旁听着的林朝夕也跟着劝:“老公你能不能不那么激进冒险?元启时代不就是前车之鉴吗?”
陈琛说:“这一次并不冒险,其实正是吸取以前的经验教训,选择保守经营。我们电商业务又不依赖地段,以前轻资产惯了,一旦业务不理想,就显得房租开支大。现在我们在美芝国际买下的物业面积太小,基础设施也差,要是把美芝国际的房产卖掉,挪到月亮湾,自己买下物业,从长期来看是在降低费用。到时候,一些员工可能也会有买房和租房的需求。元启时代也一样,天使投资进来的资金转化为固定资产,并不影响将来的再融资,有可能让下一轮投资者安心,毕竟他可以判断企业不是个只夹着皮包的企业。”
林朝夕着急地说:“人家几百亿的房产,靠这两家公司也解决不了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