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决定要大张旗鼓地送,那选在何时何地才能效果最佳呢?
自然就是在荣庆堂,贾母吃饭前了。
除了贾赦、贾政和贾琏,荣国府的其他主子们几乎都会到场。
申时,荣庆堂内,众人围坐在一起说笑。
虽说东府里才刚经历了族长更迭的风波,但堂内气氛却比昨天要轻松一些,好歹算是把贾珍爬灰的事情解决了。
贾璋来到堂前,一个丫鬟伶俐地为他撩起帘栊,另一个丫鬟则进去通传:“宝二爷来了!”
若是别人,还要等老太太传唤才能进去,可他是谁?还需要等?
贾璋直接迈步走了进去,行至大堂中央,对着上首的贾母躬身一礼,“给老祖宗请安。”
随即转身,又先后向王夫人和邢夫人行礼问安。
贾母见他手上拿着一个锦盒,笑问道:“宝玉,盒子里装着什么?也值得你亲自拿着?”
贾璋答道:“老祖宗,孙儿偶然碰着一个好玩意儿,想送给林妹妹。”
此言一出,众人皆朝黛玉看去。
黛玉脸上瞬间飞起两朵红霞,嗔道:“平白无故的,送我什么东西?”
贾璋上前几步,将锦盒递到黛玉手上,“前几天偶然看到的,我觉得很适合林妹妹,就买了回来。”
王熙凤七窍玲珑,心里暗忖:若只是送礼,那为何不私下单独送?只能是因为,宝玉就是想让大家都知道他送了什么。
讨好宝玉,也就相当于是讨好老太太和太太。
于是她走到黛玉身边,亲热地拉着她的胳膊,笑道:“林妹妹,快打开瞧瞧,也让我这破落户开开眼界,看看宝兄弟寻来的是什么稀罕物儿。”
众目睽睽之下,黛玉也不好拂了宝玉的脸面,更不便推拒。
她只得伸出纤纤玉指,带着几分矜持和疑惑,轻轻打开锦盒的盖子。
目光触及盒中之物,黛玉眸中原本隐含的一丝期待,瞬间黯淡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淡淡的失望。
黄澄澄、金灿灿……竟是一个华贵的金璎珞!
她本以为是什么有趣的小玩意儿,或是宝玉花心思亲手做的小物件,没想到竟是这些黄白之物,难道宝玉也变得这么世俗了吗?
“哎呀!”王熙凤发出一声夸张的惊叹,“好精致的璎珞!这款式真好,做工也精细得很。”
她这一嗓子,成功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
三春也都好奇地围拢过来,只见璎珞在灯光下流光溢彩,朱翠点缀,华美非常。
探春凑近看了看,拿起璎珞上悬着的那枚小巧玲珑的金锁,“这上面还刻着字呢!”
“‘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寓意也极好。”
贾璋笑道:“三妹妹说的极是!若不是看在上面有这两句吉利话,我送这俗物有什么趣儿?”
“这种物件,常人或许喜欢,但林妹妹必然是不喜欢的。”
黛玉心里猛地一震!
“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这八个字……怎地如此耳熟?
电光火石间,她骤然想起宝玉佩戴的通灵宝玉,上面刻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两相对照,竟似一对儿!
轰——!
黛玉芳心大乱,俏脸瞬间变得绯红、滚烫。
这天魔星在大庭广众之下,送她这个做什么?
他的心意,她已知晓,何必闹得人尽皆知?
简直羞死人了!她慌忙低眉垂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王熙凤也反应过来,她总算是明白,宝玉为什么要整这一出了。
既然如此,她也乐得做个顺水人情。
她拿起金锁,装模做样地瞧了瞧,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和宝兄弟的通灵宝玉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
说着,她将璎珞捧到老太太跟前,“老祖宗,您瞧瞧是不是?”
鸳鸯连忙递上眼镜,贾母戴上仔细看了看,满意地点了点头,“嗯,确实是个好东西,做工寓意都好,宝玉倒是有心了。”
贾璋又故意将四句话连在一起念了一遍,“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我瞧着这两个物件,也是一对儿。”
为了不让大家在背后说闲话,他解释道:“还记得林妹妹刚来府里时,我问妹妹有没有玉,妹妹说没有,我还因此而大闹了一场。”
“天仙似的妹妹,怎么能没有呢?”
“这些年来,这份遗憾一直萦绕心头,便总想寻一块配得上妹妹的玉。”
“虽然没能找到玉,但机缘巧合之下,却是见到了这刻着成对吉言的璎珞。想来,也是缘分使然。”
贾母听着这番话,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贾璋,又看向黛玉,还真是一对儿金童玉女。
她慈爱地看着黛玉,笑道:“玉儿,这是宝玉的一片心意,你就收下吧,戴着也好看。”
黛玉只觉得脸上的热浪,一浪高过一浪,心尖儿都在发颤。她不敢抬头看人,只轻轻应了一声“嗯”。
王熙凤笑着起哄:“林妹妹,你快戴上让我们看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