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地穴祭瞳
李府高墙如山,夜色是唯一的攀援。吴道身形如烟,贴着墙根阴影疾行,相门“匿迹术”运转到极致,气息与墙角苔藓、夜风呜咽融为一体。东南角那处假山,在观气术下如同一个不断吞吐污秽气息的毒瘤。
靠近假山,那股混杂着泥土腥气与金属锈蚀的怪味愈发浓烈。假山怪石嶙峋,看似寻常园林景致,但吴道指尖轻触石面,便能感到其下传来微弱的、有规律的震动,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地底搏动。
他绕到假山背阴处,找到一处被藤蔓半掩的缝隙。缝隙仅容一人侧身通过,内里漆黑,深不见底,那污秽气息正是由此逸散。相门灵觉探入,确认并无即时触发的攻击禁制,只有一层微弱的精神干扰,能让人下意识忽略此地。
吴道屏息,身形一缩,如游鱼般滑入缝隙。通道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却并非什么洞天福地,而是一条人工开凿的、向下倾斜的甬道。甬道四壁潮湿,镶嵌着发出惨绿幽光的磷石,勉强照明。空气粘稠得如同液体,弥漫着那股熟悉的腥甜与腐臭,更添了一种浓重的、类似祭祀香火却又无比邪异的味道。
他足不点地,沿着甬道悄无声息地向下潜行。越是深入,那股被窥视、被锁定的心悸感越是强烈。并非来自具体的敌人,而是弥漫在整个空间的一种无形恶意。
约莫下行了三四十丈,甬道尽头出现了一扇虚掩的青铜门。门上雕刻着繁复而狰狞的图案:无数痛苦扭曲的人形,被虬结的根须或锁链缠绕,共同拱卫着一只巨大、冷漠、竖立的瞳孔。那瞳孔的纹路,与幽冥令上的鬼面、蛊师令牌上的虫纹,隐隐呼应,显然源自同一体系。
门缝中,暗红色的光芒透出,伴随着更加清晰的、如同无数人低声呓语般的嘈杂声,直接响在魂海。
吴道没有立即推门。他指尖凝聚一丝相门观气术,透过门缝向内探查。门后的景象,让见多识广的他,也禁不住心头一震!
门后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溶洞,却被改造得面目全非。洞顶倒悬着无数钟乳石,但那些钟乳石并非乳白色,而是呈现出一种暗沉的、仿佛凝结血液的暗红色,尖端不断滴落着粘稠的血红色液体,落入下方一个占据了洞窟大半面积的血池之中。
血池翻滚,咕嘟着气泡,池中并非纯粹的血液,而是混合了淤泥、腐烂物以及各种难以名状的残骸,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恶臭。池子中央,矗立着一座完全由暗红色、仿佛仍在蠕动的血肉与青铜混合铸造的祭坛。
祭坛呈金字塔状,共有九级。每一级上都刻满了与青铜门上相似的痛苦人形和邪异符文。而祭坛的顶端,并非供奉着什么神像,而是深深嵌入了一根粗大的、扭曲的、表面布满血管般纹路的青铜桩!
这根青铜桩,大半截没入祭坛顶端,小半截暴露在外,尖端不断散发出浓郁的墨绿色邪气,如同活物般扭动着,深深刺入洞窟上方虚空之中——那里,正是吴道感应到的、龙脉地气被强行抽取和腐蚀的节点!
这便是蚀龙钉!祭坛的核心!
而在祭坛四周,血池边缘,跪伏着数十个身穿黑袍的身影。他们如同石雕般一动不动,口中念念有词,声音低沉沙哑,汇入那魂海中的呓语合唱。他们的生命力正通过某种诡异的仪式,被源源不断地抽入祭坛,滋养那根蚀龙钉。
更令人心悸的是,在祭坛正对面的洞壁上,镶嵌着一面巨大的、光滑如镜的黑色水晶。水晶表面幽光流转,隐隐映照出的并非洞内景象,而是一片混沌、扭曲、充满无尽黑暗与冰冷星辰的诡异空间——那便是幽冥契约中提及的“幽都”景象吗?水晶旁,站立着两名气息尤为强大的黑袍人,似乎是此地的主事者。
整个洞窟,构成了一座庞大、邪恶、正在持续运作的活祭场!
吴道心沉谷底。情况比他预想的更糟。这并非简单的据点,而是一个功能完备、正在全力侵蚀龙脉的核心节点!其规模与邪恶程度,远超城隍庙与野参谷。强行破坏,必然引发雷霆反击,且很可能导致龙脉受到二次创伤。
必须智取,必须找到阵法运转的关键薄弱点,一击必中!
他收回灵觉,压下心中翻腾的杀意,开始仔细观察洞窟内的能量流动。相门观气术催至极限,视野中,无数墨绿色的邪气丝线从蚀龙钉发出,如同蛛网般连接着跪伏的黑袍人,最终汇入那面黑色水晶。而血池则是提供着污秽的“燃料”,洞顶滴落的血红色液体则是某种“催化剂”。
整个体系,邪异而精密。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那面黑色水晶上。此物似乎是沟通幽都、接收指令、放大蚀龙钉威力的关键枢纽!若能破坏此物,或许能暂时中断这种侵蚀,甚至引起反噬!
但水晶旁有两名强者守护,且其本身必然有强大禁制。
就在吴道苦苦思索对策之时,他怀中的霜华镜再次传来三藤的意念,这一次,带着一丝惊悸:“先生…那‘大蛇’…它说…钉子的力量…来自…来自‘镜子’对面…很冷…很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