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的贝币与贸易
洹水北岸的殷都,在清晨的薄雾中渐渐苏醒。夯土筑就的巨大城墙在初升的阳光下投下绵长的阴影,仿佛一头蛰伏的巨兽。城墙之内,炊烟袅袅,人声如同逐渐沸腾的水,开始喧闹起来。宽阔的主干道“王路”两旁,用茅草或木板搭建的简易摊位如同雨后春笋,一个挨着一个地冒了出来。空气中弥漫着各种气味:新出炉谷物饼饵的焦香、炙烤兽肉的油脂味、陶器作坊飘来的泥土腥气,还有牲口棚里混合着草料和粪便的气息。这里便是商王朝的心脏,也是整个已知世界最繁华的交易中心——殷都“市”。
此时,一个风尘仆仆的身影出现在王路东头巨大的夯土城门洞下。他叫豚,来自遥远东海之滨的一个叫做“人方”的部落。他的皮肤是长期被海风和烈日亲吻过的古铜色,粗糙厚实;头发用一根磨得光滑的鱼骨胡乱束在脑后,露出宽阔饱满、刻着深深海风印记的额头;身上穿着用大麻和粗糙葛布混织的短褐,腰间围着一条沾满盐渍的鞣制鲨鱼皮围裙,脚上蹬着一双坚韧的草鞋。最引人注目的,是他肩上扛着的那根粗壮的韧木扁担,扁担两头挂着的几个鼓鼓囊囊、用细密藤条编织的大筐,几乎垂到了地面。筐里装的,正是殷都乃至整个商王朝最渴求的硬通货——海贝!
这些海贝并非杂乱堆放。豚是个经验丰富的老行商。他用细长坚韧的水草,将大小相仿、色泽乳白或淡黄、有着美丽螺旋纹的海贝(主要是货贝),精心地十枚一组,整齐地穿孔,再牢牢地串联起来。每一串都沉甸甸的,贝与贝碰撞时发出轻微的、清脆悦耳的“咔哒、咔哒”声。这声音在豚听来,如同最美妙的仙乐,是他穿越山川密林、躲避猛兽侵袭、忍受长途跋涉艰辛后,终于抵达财富之地的凯歌。扁担深深压进他宽厚结实的肩膀,留下紫红的印痕,每一步都显得沉重,但他的眼神却亮得惊人,贪婪地扫视着眼前越发热闹喧嚣的市场景象,脸上每一道深刻的皱纹里都透露出压抑不住的兴奋和期待。
贝光闪耀青铜辉
豚的目标很明确。他扛着沉重的贝筐,熟练地穿过售卖粟米、菽豆、野菜以及各种简陋陶器的区域。那些地方气味混杂,人声鼎沸却价值不高。他的脚步最终停在了一个明显气派大得多的区域。这里的摊位更加规整,地面甚至铺着细碎的卵石。空气中弥漫着金属、松烟和油脂混合的独特气味。一座座简易的木棚下,陈列着这片土地上最令人心醉神迷的珍宝——青铜器!
豚的眼睛瞬间被牢牢吸住了。这里简直是力量的圣殿!泛着幽冷青灰色金属光泽的戈、矛、钺,刃口被打磨得锋利无比,仿佛渴望痛饮鲜血;厚重的鼎、簋、觚等礼器,上面铸造着繁复神秘的饕餮纹、夔龙纹、云雷纹,在透过棚顶缝隙洒下的光线下,那些凸起的兽眼仿佛活了过来,威严地注视着每一个靠近的人。豚甚至看到了一把造型奇异、线条流畅的青铜短剑,剑柄上镶嵌着细小的绿松石,如同碧波凝固其上。他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哪里是武器,分明是神灵才能拥有的宝物!有了这样的武器带回部落,首领的威望将达到顶峰,足以震慑所有觊觎人方富饶渔场的敌人!
他走到一个摆放着几把中型青铜戈的摊位前。摊主是个精壮的汉子,昆,裸露的胳膊上肌肉虬结,布满被火星烫伤的细小疤痕,眼神如同他打造的青铜一般锐利而沉稳。
“尊贵的工匠,”豚努力让自己的语调显得恭敬,放下肩上的扁担,解开一个藤筐的盖子,小心翼翼地捧起一大串足有六十枚的贝串(六“朋”,商代货币单位之一),贝币在晨曦中闪耀着温润诱人的光泽,“您看看这上好的东海宝贝,光泽如月,质地坚韧!换您一把……这样的戈,如何?”他指向其中一把双銎(安装木柄的孔)青铜戈,刃部宽厚,线条硬朗。
昆抬起眼皮,瞥了一眼豚手中那串哗哗作响的贝币,脸上没有任何波动。他伸出粗糙的手指,拈起一个贝币,放在手心掂了掂分量,又凑到眼前,迎着光仔细检查孔洞边缘是否有细微的磕碰裂纹,甚至还用指甲在贝齿(腹部齿槽)上用力刮了刮。整个过程一丝不苟,仿佛在检验稀世珍宝。
“东海的贝?”昆的声音低沉,带着金属的质感,“光泽尚可,大小也算匀称。不过……”他放下手中的贝币,拿起豚看中的那把青铜戈,“小子,你可知一把好戈要耗费多少心血?”
他指着戈身:“选上好的铅锡青铜料(商代青铜主要为铜锡铅合金),比例不对则脆而易折!再看这范铸法……”他用手指划过戈身侧面隐约可见的合范线,“陶范要做得密不透风,稍有瑕疵,这戈身上就得留下砂眼坑洼,成了废品!烧铸的火候更是关键,差一分则液流不畅,多一分则铜料易损!还得反复锻打修整,磨砺开刃……”昆的语气带着工匠特有的自豪和对材料的极端吝啬,“你这一串贝,六十枚,买些上好的谷物、几瓮好酒,或是换几个健壮的奴……或许还行。想换这把能上阵杀敌、祭祖通神的青铜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