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地(江汉流域诸侯国代表)的军营外,一群被强征入伍的士兵围住了前来宣读王命的王室使者。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兵,颤抖着手捧着冰冷的征兵竹简,老泪纵横:
“使者大人!您行行好,跟大王说说吧!看看我这把老骨头!看看我儿子(指着旁边一个瘦弱的青年),他才十六,上次在淮夷差点丢了命!我们刚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没多久啊!家里就靠我们爷俩……这冰天雪地往北走,不是让我们去送死吗?”他噗通一声跪在冰冷的泥地里。
旁边的青年士兵双眼赤红,猛地将手中的木矛狠狠摔在地上,发出一声闷响:“送死?我看是去喂狼!我们为大王流过血!可得到了什么?家里的田都快被贵人们占光了!不去!死也不去!”
士兵们的情绪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恐惧、愤怒、绝望交织在一起。强制征集的过程充满了暴力和血腥。许多地方的征兵官不得不依靠镇压和屠杀来维持秩序,强行将哭嚎的农夫子弟拖走,留下身后一片凄凉的哭声和咒骂。
长长的队伍在凛冽的寒风中,像一条痛苦蠕动的长蛇,蜿蜒向北。士兵们衣衫单薄(南国士兵缺乏御寒冬衣),脚上的草鞋很快就被冰雪浸透、磨烂。粮食供应严重不足,饥饿和严寒如影随形。沿途倒毙的士兵尸体,成了乌鸦和野狼的盛宴。怨气在沉默的行军中疯狂滋长。
“呸!什么天子!我看就是个吸血的魔王!”半夜篝火旁,一个士兵狠狠啐了一口。
“小声点!不要命了!”
“怕什么?这鬼样子,到了战场也是死!听说北方比这冷十倍!”
“我恨死镐京那个老头了……还有那些只会拍马屁的狗官!”另一个士兵咬牙切齿,摩挲着腰间简陋的短刀。
军心,如同这寒冬的冰雪,冰冷刺骨,濒临崩溃。他们不是去保家卫国的战士,而是被驱赶向屠宰场的羔羊。对姜戎的仇恨?远不如他们对无情征调他们的周天子的恨意深!这场战争尚未开始,失败的种子早已在漫漫征途中播下,只待一个引爆点。
民心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顾民众疾苦,滥用民力,透支信任,最终必将遭到反噬。尊重生命,体恤民情,是维系任何力量的基石。
千亩泣血 - 王旗的陨落(公元前797年,冬末,千亩战场)
**千亩之战,周军因地形不利、指挥失误、军心涣散、南师溃逃/倒戈而惨败,精锐尽丧
寒风如刀,刮过山西介休(古千亩)荒凉的原野和起伏的丘陵。光秃秃的树木在风中呜咽,仿佛预兆着不祥。周天子的大纛(dào,大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宣王亲乘高大的战车,立于阵前。他裹着厚厚的裘皮,却依然感到刺骨的寒意,但这寒意被一种病态的亢奋所压制——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姜戎溃败、自己再次载誉凯旋的场景。身边簇拥着阿谀的贵族将领,他们正描述着即将到来的“辉煌胜利”。
然而,对面的姜戎首领,看着远处混乱庞大、疲惫不堪的周军阵列,嘴角却勾起一丝残忍的冷笑。他太熟悉这片土地了。沟壑、丘陵、密林,是他们骑兵最完美的猎场。
战斗的号角凄厉地划破长空!宣王下令进攻!庞大的周军阵型(以战车和步兵为主)开始笨拙地向前推进。笨重的战车在崎岖不平、沟壑纵横的地面上行进艰难,很快就失去了冲击力和阵型。士兵们穿着冻硬的铠甲,手脚麻木,行动迟缓。
“时机到了!勇士们!杀!”姜戎首领一声大吼!
埋伏在两侧丘陵密林中的姜戎轻骑兵,如同漫山遍野的蝗虫,呼啸而出!他们动作迅捷如风,马匹在复杂地形上如履平地,手中的弯刀和弓箭精准地收割着陷入混乱的周军士兵生命!
“啊——!”惨叫声此起彼伏!
“稳住!稳住阵型!”周军的贵族将领们在战车上徒劳地嘶吼,但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南国来的士兵,早已被严寒、饥饿和怨恨掏空了身体和意志。面对这地狱般的场景和凶悍的敌人,他们紧绷的神经彻底断裂了!
“跑啊!快跑啊!回不去了!”
“给那镐京的老头卖命不值得!”
“逃命!往南边跑!”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整个南国士兵组成的侧翼瞬间崩溃!他们丢下武器,脱掉碍事的盔甲,像无头苍蝇一样四散奔逃!为了活命,甚至不惜冲撞己方的中军和后队!更有绝望到极点的士兵,眼中燃起疯狂的仇恨之火,竟然将武器对准了身边的周王师督战队!
“就是他们逼我们来的!杀!”
混乱如同雪崩般扩大!整个周军阵型土崩瓦解!宣王所在的中军瞬间被溃兵和追杀的姜戎骑兵冲垮!
“护驾!护驾!”贵族将领们惊恐万状,簇拥着宣王的战车,试图杀出重围。
但一切都晚了。姜戎骑射手精准的利箭射穿了拉车的马匹!宣王乘坐的战车轰然倾覆!这位曾经雄心勃勃、开创“中兴”局面的天子,狼狈不堪地摔在冰冷的泥地里!象征王权的冠冕滚落一旁,沾满污泥!他看着四周如同炼狱般的景象:曾经威震四方的周军精锐被肆意屠杀,战车熊熊燃烧,王旗被践踏在铁蹄之下……耳边充斥着士兵的惨叫、姜戎的欢呼和……南国士兵溃逃时充满怨恨的嘶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