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大营,辕门高耸。虽大战已息,但营中气氛依旧肃穆。随处可见缠着绷带、相互搀扶行走的伤兵,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药味和尚未散尽的血腥气。中军区域,一片相对安静的营帐被划为伤兵营,张绣便被安置在此处。
周晏一行人马蹄声疾,直至伤兵营前才勒马停下。得到通报的赵云早已迎出帐外,见到周晏,他脸上闪过惊喜,快步上前抱拳:“都督!您回来了!”
周晏翻身下马,目光扫过营区内诸多伤兵,看着他们或躺或坐,身上带伤却眼神坚毅,心中更是一紧。他对着赵云点了点头,沉声道:“子龙,带我去看文渊。”
赵云引着周晏等人走入一处较大的营帐。帐内,张绣正半靠在简易的行军榻上,大半个身子被洁白的纱布紧密缠绕,脸色因失血而苍白,嘴唇干裂,但那双眼眸在看到周晏时,依旧锐利,带着军人特有的硬朗,他挣扎着想坐直身体。
“文渊!快躺好,勿动!”周晏急忙上前一步,按住他的肩膀。
“都督……”张绣声音有些沙哑,透着虚弱,“绣……有负都督所托,未能尽全功……”
“胡说!”周晏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若非你与子龙,还有城外数千将士拼死血战,许都早已不保!是我周晏思虑不周,准备不足,方使将士们付出如此惨重代价!”
他说着,后退两步,站在营帐中央,面色肃穆,整理了一下因疾驰而微乱的衣冠。贾诩、郭嘉、典韦及随行亲卫见状,神情一凛,默契地在他身后肃立。
周晏目光扫过榻上的张绣,又看向身旁的赵云,随即转向帐外——那里,许多能行动的伤兵和附近值守的士卒都被这边的动静吸引,默默地围拢过来,目光聚焦在他身上。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周晏对着张绣和赵云,深深地、郑重地躬身一揖。
“都督!”赵云惊呼,侧身欲避。
张绣也在榻上激动得试图起身:“都督不可!”
周晏直起身,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安静的营区,带着沉痛与无比的真挚:“子龙,文渊,这一拜,你二人必须受着!你二人,以及所有在此战中奋勇杀敌、流血牺牲的将士,是我周晏的恩人,是许都无数百姓的恩人!是我之过,累及三军!此拜,是替我,替主公,替所有得以保全的家眷,谢诸位力挽狂澜,救亡图存之大恩!”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帐外围拢过来的越来越多士卒那一张张或带伤、或疲惫、却眼神炽热的脸庞,声音陡然提高,带着铿锵之力,响彻营垒:
“这一拜,更是我代主公,向所有在此战中英勇捐躯的英魂,表示沉痛的哀思!他们的血不会白流!他们的名字,必将铭刻于功绩之上!主公与我在此立誓,必倾尽全力,厚加抚恤其家眷父母妻儿,绝不使我英勇将士,流血又流泪!”
话音落下,整个伤兵营区陷入了一片极致的寂静。唯有风吹旌旗的猎猎作响。
下一刻,不知是谁率先哽咽着喊出:“愿为主公效死!”
这声音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瞬间激起了滔天巨浪!
营帐内外,无论是缠着绷带的伤兵,还是持戈而立的卫士,无不热血沸腾,眼眶泛红。他们看着那位身居高位、战功赫赫的年轻都督,如此坦诚己过,如此尊崇他们的牺牲与功绩,一种被理解、被珍视、被尊重的巨大情感洪流冲垮了所有疲惫与伤痛。
众人纷纷拜倒,或因伤不能拜倒者则尽力抱拳,山呼海啸般的声音汇聚在一起,震动了整个军营,直冲云霄:
“愿为主公效死!”
“愿为都督效死!”
“愿为曹公效死!”
声浪一浪高过一浪,仿佛要将这战争的阴霾彻底驱散。这一刻,周晏与曹操的形象,在这些百战余生的将士心中深深烙印,紧密相连。都督的引咎自责,主公的哀思与承诺,与将士们的热血忠诚交融在一起,铸就了一支军队空前凝聚、不可摧毁的魂魄!那“火屠”四万并州军的凶名,在此刻这同生共死的战谊与尊崇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乱世之中,能追随这样重情重义、敢于担当的主帅,纵使马革裹尸,亦是无悔!
贾诩立于周晏身后,看着这群情激昂、士气如虹的场面,古井无波的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赞许。郭嘉微微颔首,嘴角噙着一抹了然的笑意,低语道:“这一拜,人心尽收,胜过十万精兵。”
消息如同燎原之火,以惊人的速度传遍各营,传遍许都,飞向官渡前线。曹军上下,士气达到了一个沸腾的顶点。而这股空前团结、众志成城的气势,也化作无形的千钧重压,越过黄河,沉沉地笼罩在河北的袁绍心头。让他无比清晰地意识到,他所面对的,不再仅仅是一个奸雄曹操,更是一个被信念与忠勇凝聚起来的、令人心悸的战争巨兽。
喜欢三国:无冕之相请大家收藏:(m.38xs.com)三国:无冕之相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