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王卓和蒋瓛接到了城郊的仓库。与昨日的空旷不同,今日仓库周边显得异常安静,一种无形的管控感弥漫在空气中,显然此地已被划为了特殊区域。
谭局长早已在仓库内等候,见到二人,他直接切入正题,没有多余的寒暄。
“王卓同志,蒋指挥使,”谭局长打了个招呼,随即从身旁助手那里接过一份文件和一张银行卡,“你们昨天带来的那批物资,我们连夜组织了故宫、中医药大学、文玩协会等多方面的专家进行了紧急评估和议价。”
他将文件递给王卓:“这是详细的价目清单。考虑到其中一些物品(如人参)的药用价值和稀缺性,以及那些文房珍玩和印石的艺术、收藏价值,最终评估的总价约为六千三百万人民币。扣除必要的税费、鉴定及手续费后,净价为五千六百万人民币。你们可以看一下明细。”
王卓接过那份打印清晰的清单,上面罗列着每一项物品的名称、规格、评估价值和最终议价,条分缕析,极为专业。他对古董文玩的市场价格本就一知半解,看到那支顶级野山参评估价高达数百万,一方上好鸡血石印章也值几十万,只觉得眼花缭乱,心中唯有“专业”二字。他粗略扫了一眼总数字,便递给了旁边的蒋瓛。
蒋瓛接过清单,上面的阿拉伯数字和简体汉字他大多不认识,但那串长长的金额数字他是能看懂的。即便他对现代货币购买力毫无概念,但“五千六百万”这个数量级也足以让他明白这是一笔惊人的巨款。他面色不变,只是瞳孔微微收缩了一下,便将清单递回给王卓,沉声道:“卑职看不懂,但凭王大人做主。”他信任的是王卓,而非这张纸。
王卓对谭局长点点头:“谭局长,我们没什么意见,就按这个价格吧。感谢你们的专业和高效。”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谭局长将那张银行卡和一份印有账户信息的单据递给王卓,“资金已经准备好,签字确认后,最迟今天下午就会全额打入这个为您专门开设的账户。这张卡关联的就是那个账户,您可以随时查询和使用。”
处理完销售事宜,谭局长话锋一转:“那么,王卓同志,这次你打算采购什么物资?清单带来了吗?”
王卓从口袋里摸出一张对折的A4打印纸,递了过去。谭局长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1. 75寸超大屏智能电视 1台
2. 国产高性能笔记本电脑 5台
3. 国产高性能平板电脑 5台
4. 小型光伏离网发电系统 1套(含储能电池)
5. 全套家用电路安装材料及灯具若干(备注:必须附带详细安装教学视频)
谭局长看着这份清单,脸上先是露出一丝错愕,随即忍不住露出一个近乎鄙夷的无奈表情,他抬头看向王卓,语气有些哭笑不得:“就这?王卓同志,你揣着五千多万,就买这些……这些家用电器和零碎?这些东西加起来,撑死了也就百来万,你这钱是打算存在银行里下崽儿吗?”
王卓被说得有些不好意思,摸了摸鼻子:“这个……主要是为了改善一下那边的……办公和生活环境,先试试水。”
谭局长叹了口气,将那纸清单对折起来,塞回自己的口袋:“罢了。你这单子,我让他们立刻去备货,下午就能送到。另外……”他顿了顿,神色变得严肃而深沉,“我们这边,也替你准备了一份‘薄礼’,算是我们这些后世子孙,对开创大明基业的老祖宗,表达的一点敬意。东西已经放在隔壁库房了。”
他领着王卓和蒋瓛走到仓库的一扇侧门前,示意工作人员将沉重的卷帘门升起。
门后的景象,让王卓和蒋瓛瞬间倒吸了一口凉气!
只见偌大的库房里,整整齐齐地码放着一排排墨绿色的木质弹药箱和金属箱,堆砌得如同小山一般,散发出冰冷的金属和油脂气息。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独特的、属于工业时代杀伐之器的味道。
谭局长的声音在一旁平静地响起,却如同惊雷般炸响在两人耳边:
“我们免费提供一批上世纪70年代我军标准的步兵轻武器装备,足以武装100个步兵连。”
“具体包括:56式冲锋枪3300支,56式半自动步枪3700支,56式班用轻机枪900挺,69式40毫米火箭筒100具,各型号配套弹药10个基数。”
“此外,还有100部‘大八一’型(仿苏R-105D)军用短波电台,100部95式望远镜以及配套的配件、电池和备用元器件。”
“所有这些装备,都经过检修保养,性能可靠,附有全套的中文操作手册和维护教程。”
王卓已经完全惊呆了,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他原本只是想给朱元璋改善一下“娱乐生活”和“办公条件”,没想到谭局长反手就直接送了一座小型“军火库”!
蒋瓛更是浑身紧绷,虽然他完全不认识那些奇形怪状的“铁棍”(枪)和“铁盒子”(电台),但那股扑面而来的、纯粹为大规模杀戮而生的冰冷煞气,是他从未在任何冷兵器军队身上感受到的。他本能地感到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战栗和敬畏!他能模糊地意识到,眼前这些堆积如山的物件,代表着一种他无法理解的、毁天灭地的力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