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城西的文昌巷里,住着个叫贾奉雉的书生。此人打小就显露出过人的才思,七岁能诗,十岁能文,到了弱冠之年,更是凭着一手清丽卓绝的文章名满平凉,连府学的教谕都常对人说:“平凉文脉,全在奉雉身上了。”可偏偏造化弄人,他年年去考科举,从童生试到乡试,次次都名落孙山。春去秋来,转眼已是三十出头,昔日和他一同读书的同窗,要么捐了个小官上任,要么弃文从商赚了家业,只有贾奉雉还守着那间漏雨的书房,案头堆着厚厚一叠写满批注的文稿,纸页都泛了黄。
这年深秋的一个午后,贾奉雉揣着刚写好的两篇时文,想去城外的柳泉寺找老友杨秀才切磋。刚出城门,就见道旁的老槐树下坐着个书生,青布长衫洗得发白,却浆洗得笔挺,腰间系着一块墨玉佩,风吹过衣袂,竟有种说不出的飘洒气度。那书生见贾奉雉过来,主动起身拱手,声音清朗朗的:“这位兄台看着面熟,莫不是平凉城里大名鼎鼎的贾奉雉先生?”
贾奉雉一愣——他虽有名气,却只在读书人圈子里流传,寻常路人很少叫得出他的名字。他忙拱手回礼:“不敢当‘大名鼎鼎’四字,在下正是贾奉雉。不知兄台高姓大名?”
“在下姓郎,单名一个‘玉’字,不过是个云游四方的穷秀才。”郎玉笑了笑,目光落在贾奉雉手里的文稿上,“看先生这模样,是要去寻人防文?不瞒您说,我久闻贾先生才名,正想讨教一二。”
贾奉雉本就爱和同道中人论诗论文,见郎玉谈吐不俗,又对自己颇为敬重,便邀他一同回府。到了家,他忙让老仆沏了茶,从案头翻出自己最得意的几篇课艺——有议论孔孟的策论,有摹写山水的赋文,还有两篇模拟乡试的时文,递到郎玉面前:“拙作粗陋,还请郎兄不吝赐教。”
郎玉接过文稿,逐篇细细读起来。他读得极快,却不潦草,时而皱眉,时而点头,读到兴起时还轻轻叩击桌面。贾奉雉坐在一旁,心里七上八下的——这些稿子他改了不下十遍,连杨秀才都赞“字字珠玑,有韩柳风骨”,他盼着郎玉能说出几句认可的话。
可等郎玉把文稿放回桌上,脸上却没什么赞许的神色,只淡淡道:“先生的文章,若是应付府学的小考,拿个第一绰绰有余;但要想在乡试那样的大场里中榜,就算是排到榜尾,也够不上资格。”
这话像一盆冷水,浇得贾奉雉心里发凉。他攥着衣角,声音有些发紧:“郎兄这话,我不敢苟同。但既然你这么说,想必有你的道理——还请指点,我该如何改进?”
郎玉端起茶盏,呷了一口,慢悠悠道:“天下事,都逃不过‘高’与‘低’二字。你踮着脚去够那些高远的东西,自然难;可若是弯下腰,去将就那些眼前的东西,就容易多了。这话,还用我明说吗?”说着,他从自己的行囊里摸出几篇翻得卷边的文稿,指着上面的作者名:“你看这两个秀才,一个姓王,一个姓王,还有他们写的这两篇时文,就是眼下科场里最吃香的路子。”
贾奉雉拿过文稿一看,脸色顿时沉了下来。那两个姓王的秀才,他早有耳闻——一个专写些阿谀奉承的套话,一个只会堆砌典故、凑字数,是平凉读书人圈子里人人鄙弃的“俗儒”。再读他们的文章,满纸都是“圣主英明”“臣当尽忠”的空话,句式呆板,立意浅俗,连个新鲜的比喻都没有。他把文稿扔回桌上,忍不住笑了:“郎兄,你这是在取笑我?做学问、写文章,最要紧的是‘不朽’二字——就算是做一道八珍盛宴,也得让天下人觉得‘配得上’,而不是觉得‘太油腻’。像这样为了功名投机取巧,就算将来当了大官,入了台阁,也是个品行低贱的人,我不屑为之。”
郎玉放下茶盏,脸色也正经起来:“先生这话就错了。文章写得再美,若是没人认可、没人传扬,那和废纸有什么区别?你要是打算抱着这些文稿过一辈子,那当我没说;可你要是还想考科举,就得想明白——考场里那些主考官、同考官,哪个不是靠写这种‘俗文’爬上来的?你觉得你的文章好,可他们没读过你这种路子,难道会为了你,特意换一副眼睛、换一副心肠来读吗?”
贾奉雉张了张嘴,想反驳,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知道郎玉说的是实话——去年乡试,他写了一篇论“民生疾苦”的策论,自认为字字恳切,可放榜时连个副榜都没沾到。后来托人打听,才知道主考官最不喜“悲戚之调”,说他“格局太小,只知民间琐事,无庙堂之气”。此刻听郎玉一提,那些委屈和不甘又涌了上来,他垂着头,半晌没出声。
郎玉见状,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叹道:“还是少年人的心气盛啊!罢了,话我说到这儿,你自己慢慢想。”说罢,拱了拱手,转身出了门,青布长衫的影子很快消失在巷口。
这年秋天,贾奉雉又一次进了乡试考场。他还是按自己的路子写了文章,放榜时依旧落第。回到家,他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不吃不喝躺了三天。窗外的梧桐叶落了一地,秋风刮得窗棂呜呜响,他翻来覆去睡不着,郎玉的话总在耳边转——“帘内诸官,皆以此等物事进身”“文章虽美,贱则弗传”。他猛地坐起来,从箱底翻出郎玉当初给他看的那两篇“俗文”,咬着牙读起来。可刚读了几行,就觉得眼皮发沉,脑子里昏昏沉沉的,像灌了铅——那些呆板的句式、空洞的辞藻,实在让他提不起精神。他把文稿扔到一边,心里又慌又乱:到底是该守着自己的“风骨”,还是该听郎玉的话,去“将就”科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