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惊澜展开竹简,仔细阅读。真经上卷记载的"玄甲神功"共分九层,前三层是基础心法,中三层是攻防招式,后三层则是至高境界。林惊澜发现,其中许多要诀与《两仪参同契》有异曲同工之妙。
"奇怪..."林惊澜皱眉,"这心法与我少林功夫颇有相通之处。"
玄苦大师接过竹简看了看:"确实如此。尤其是易筋经中的几个要诀,几乎一模一样。"
白鹤老人若有所思:"莫非达摩祖师当年也曾参悟过玄甲天书?"
众人讨论间,柳如絮却盯着真经下卷出神。下卷记载的"玄甲天书"据说藏于"天目之巅,龙湫之下",并有诗云:
「天目有峰接紫霞, 龙湫深处藏玄甲。 若非金鳞开天眼, 难寻真经返故家。」
"这诗中有线索。"柳如絮指着诗句,"天目之巅,应该是指天目山;龙湫则是瀑布深潭。但'金鳞开天眼'是何意?"
朱大常凑过来看了看:"道爷我觉得,这'金鳞'可能是指鱼。太湖有种金鳞鲤鱼,眼睛特别大..."
疯道嗤笑:"你这酒鬼,就知道吃!"
白鹤老人却眼前一亮:"不,朱兄说得有理!天目山北麓确有龙湫瀑布,潭中盛产金鳞鱼!"
林惊澜拍案道:"如此说来,玄甲天书可能就藏在龙湫潭底!"
众人正兴奋间,窗外突然传来一声异响!林惊澜反应极快,软剑出鞘,一道剑气破窗而出!
"铮"的一声,窗外传来金属碰撞声!接着是一声闷哼,有人中剑!
玄苦大师身形一闪,已冲出屋外。片刻后返回,手中提着一个黑衣人:"幽冥教的探子。"
那黑衣人肩部中剑,血流不止,却狞笑道:"你们跑不掉的...教主已派人包围了东山岛..."
白鹤老人点了他穴道,沉声道:"看来崔明果然有'幽冥眼'。我们得立刻离开。"
疯道提议:"不如兵分两路。一队去龙湫潭寻找天书,一队引开追兵。"
商议既定,决定由林惊澜、柳如絮和白鹤老人前往天目山;疯道、玄苦大师、朱大常和苏蓉蓉则负责引开追兵。
临行前,白鹤老人从草堂后牵出一艘小船:"此船轻快,可连夜赶往天目山。"
夜色如墨,太湖上雾气弥漫。两艘小船悄然离岛,分道扬镳。
林惊澜三人乘船向南,借着夜色掩护,向天目山方向驶去。船行约莫一个时辰,前方湖面上突然出现几点火光!
"是巡逻的官船!"柳如絮低声道。
白鹤老人示意噤声,从怀中掏出一张渔网,盖在船上。小船顿时与湖面融为一体,难以察觉。
官船渐渐靠近,船头站着几名官兵,手持火把巡视湖面。
"听说汉王府在抓人,赏金千两呢!"一个官兵道。
"嘘,小点声!"另一个压低声音,"听说是林镇远的儿子,那可是朝廷钦犯..."
林惊澜握紧拳头,柳如絮轻轻按住他的手,示意冷静。
官船缓缓驶过,竟未发现近在咫尺的小船。待官船远去,三人才松了口气,继续前行。
黎明时分,小船靠岸。前方群山起伏,最高处云雾缭绕,正是天目山。
"龙湫瀑布在北麓。"白鹤老人指着远处,"我们得绕过这个湖湾,从西侧上山。"
三人弃船上岸,沿着山间小径前行。山路崎岖,林木茂密,不时有野兽嚎叫声传来。
行至半山腰,前方出现一座破旧的山神庙。庙门半掩,似乎有人来过。
"小心。"林惊澜低声道,"可能有埋伏。"
三人戒备前行,刚靠近庙门,突然一阵机括声响,数十支弩箭从庙内射出!
白鹤老人玉箫一挥,一道气墙挡在面前,弩箭纷纷落地。林惊澜软剑如虹,剑气横扫,将剩余弩箭击落。
"果然有埋伏!"柳如絮玄阴之力凝聚,警惕四周。
庙门"吱呀"一声打开,走出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千面郎君"!他面容阴鸷,冷笑道:"等候多时了!"
随着他的话音,四周树林中窜出二十余名黑衣人,手持各式兵刃,将三人团团围住!
"崔明呢?"白鹤老人沉声问道。
"千面郎君"狞笑:"教主正在龙湫潭恭候大驾!至于你们...就永远留在这里吧!"
他一挥手,黑衣人蜂拥而上!林惊澜软剑如龙,一招"日月同辉"逼退三名敌人;柳如絮玄阴之力连发,冻住了两名黑衣人的兵刃;白鹤老人玉箫如电,点倒数人。
"千面郎君"并不急于出手,而是站在外围,冷眼旁观。他忽然从怀中掏出一物——竟是一面铜镜!镜面反射阳光,朝林惊澜眼睛照去!
林惊澜一时目眩,动作稍滞,险些被一名黑衣人的长刀砍中!白鹤老人及时出手,玉箫击偏长刀,救下林惊澜。
"小心他的摄魂镜!"白鹤老人喝道,"别看镜面!"
"千面郎君"阴笑:"白鹤老儿见识不浅!"他突然面容变化,竟成了林惊澜的模样!"林惊澜,你看看我是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