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最贵的学费,从来不是付给学校的,而是交给人性的。
战场上能活着回来的老兵,心里都揣着本账,知道啥时候该往前冲,啥时候该猫在掩体里。那些 “农村包围城市”“集中优势兵力” 的道道,说到底都是把人性的软肋摸得透透的:人总爱盯着明处的靶子开火,可对暗处的影子,往往没辙,就像猫见了晃动的光斑,扑得再凶,也抓不住啥实在东西。
真正的活命智慧,不是教你咋把话说得花哨,是教你啥时候该把嘴闭上,像冬天的河,结了冰才藏得住底下的鱼。
01
你见过草原上的狮子咋捕猎吗?它从不会站在山顶嗷嗷叫,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它来了,而是把身子压得低低的,借着草棵子的掩护,一步一步往前挪,连喘气都透着小心。人也一样,那些急着把家底亮出来、把成就晒出来的,往往在故事里活不过三集,就像刚出壳的雏鸟,喳喳叫着,容易被老鹰叼走。
十年前我认识个老板,靠着拆迁款一夜之间成了暴发户,腰杆还没挺直呢,就换了辆锃亮的豪车,在村里摆了三天三夜的宴席,见了谁都拍着胸脯吹:“这辈子算是不愁了!” 结果呢?七大姑八大姨上门借钱,说是 “周转周转”,朋友拉着入股,说是 “稳赚不赔”,老乡缠着求带,说是 “沾沾福气”。两年不到,手里的钱像漏了底的筛子,散光了,身边的人也跑得没影了,最后连儿子的补习费都得厚着脸皮找人凑,活得比拆迁前还窝囊。
反观另一个做实业的,家里的钱够买下半条街了,却常年开着辆二手帕萨特,住的还是几十年的老小区,见了人就憨厚地笑,说自己 “就是混口饭吃,没啥本事”。去年行业遭了寒冬,好多老板跳楼的跳楼、跑路的跑路,他反倒悄悄用低价盘下了三条生产线,像春天的种子,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扎了根。
人这东西,骨子里都藏着 “恨人有,笑人无” 的心思,就像田里的野草,不用特意种,自个儿就冒出来了。你越显摆,越像块挂在嘴边的肥肉,招来的不是喝彩,是一群等着分食的秃鹫,眼睛亮得能反光。“敌进我退”,不是认怂,是让对手摸不清你的虚实,像雾里的山,看着模糊,才没人敢轻易往上爬。
职场上也是这个理,你加班到凌晨发的朋友圈,在同事眼里不是 “努力”,是 “内卷”,心里指不定咋骂你 “想拍马屁”;酒局上你唾沫横飞讲的 “成功经验”,在领导听来不是 “有本事”,是 “想抢风头”,暗地里就得防着你。真正的实力,从来不需要聚光灯照着,就像沉默的骡马,不声不响,却比嘶鸣的驴子能驮更多东西,走更远的路。
村西头的老木匠王师傅,手艺好得能把木头雕出花来,可他从不跟人炫耀,有人上门求艺,他总说 “就会点皮毛”。结果呢?十里八乡的人都找他做活儿,说 “王师傅实在,不吹牛”,那些天天吆喝 “祖传手艺” 的,反倒没生意,这就是藏的智慧。
02
“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人和人之间闹别扭,多半是因为 “强弱对比” 没弄平衡,就像天平,一边太重了,另一边就得翘起来,不稳当。
你越急着展现实力,越容易成矛盾的中心 —— 太强了招人嫉恨,太弱了招人欺负,咋都不自在。心理学里有个 “隧道视野效应”,说人往往只盯着眼前那点光,看不见周围的东西,就像坐火车过隧道,眼里只有出口那点亮,忘了两边还有墙。
当你天天炫耀钱、成就,甚至是脑子比别人灵光,别人的目光就全聚焦在你的 “强” 上,心里要么嫉妒,要么就琢磨着咋算计你,像苍蝇见了血,叮得死死的。就像《天道》里的丁元英,他最懂 “藏” 的门道,别人质疑他,他不解释;别人挑衅他,他不反击,最后用实打实的结果让所有人闭了嘴,像深秋的果子,不吭声,却长得最甜。
再看现实中那些突然富起来的 “新贵”,总爱在饭局上高谈阔论,说自己多有眼光,在朋友圈晒车晒表,恨不得把房产证贴在脑门上。结果呢?不是被这个借钱、被那个利用,就是被人在背后捅刀子,把生意搅黄,像刚灌浆的麦子,太招摇,容易被鸟啄。
所以我说,藏着不是懦弱,是主动把矛盾的次要方面压到最低,不让它兴风作浪。你有十分的力气,露出五分就够了;要是只有五分力气,不如彻底闭嘴,省得让人看出底细。 “农村包围城市”,也是这个道理 —— 不争那一座城、一个池,只盯着大趋势,像水往低处流,看着慢,最后能淹了大片土地。
镇上的李掌柜开了家杂货铺,其实他早把隔壁两家店都盘下来了,却对外只说 “生意勉强糊口”。有同行想挤兑他,降价促销,他不跟着掺和,照样按原价卖,结果同行亏得扛不住,他才慢悠悠地把店面扩了,谁也没得罪,还把生意做火了,这就是不抢小利、只谋大局的聪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