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这辈子,一半时间在跟人打交道,一半时间在跟自己较劲。好多时候日子过得拧巴,不是运气差,是没摸透里头的门道。今天就跟大伙儿唠唠,那些能让相处少点糟心、日子多点顺劲的实在话。
1. 和人相处,多拿 “陌生人的法子” 待人
啥叫 “陌生人框架”?就是你常去的超市、常去的理发店、常取快递的小店,别跟人家瞎唠家常,办完事就走,这样能省不少精气神和功夫。你跟人家聊得越多,私事说得多,相处起来就越累 —— 你得琢磨这话该说不该说,得陪着笑、顺着话,把情绪搭进去,到头来啥好处没有,还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
就像村里的王婶,去村口小卖部买袋盐,能跟老板聊半个钟头,从自家鸡下了几个蛋,到邻居家孩子考试没及格,啥都往外说。后来小卖部老板跟别人嚼舌根,把王婶家的事传得全村都知道,王婶气得当众跟老板吵了一架,往后再去买东西,俩人都尴尬得没话说。要是当初王婶买完盐就走,哪会有这些麻烦?
2. “活明白” 最要紧的,是别让别人定你的对错
你要是把自己日子的 “评判权” 交给别人,这辈子都别想活明白。你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啥,不知道啥样的日子能让自己开心,不知道谁能真帮你,你的喜怒哀乐全被别人的看法牵着走 —— 别人说 “你该找个稳定工作”,你就放弃自己喜欢的事;别人说 “你该早点结婚”,你就随便找个人凑活,最后过得委屈,还怪日子不遂心。
镇上的小芳以前就是这样,别人说 “女孩子当老师最好”,她就放弃了学画画的想法,去考教师资格证;别人说 “找个有钱的老公才幸福”,她就跟条件不错但没感情的人处对象。后来她越活越压抑,索性辞了教师工作,开了家画室,虽然赚的钱没以前多,可每天能跟画笔打交道,脸上的笑容也多了。她说:“以前总听别人的,现在才知道,自己觉得好,才是真的好。”
3. 世上没有啥能一下子让人醒过来的大道理
那些听起来特厉害的大道理,多半是顺着人的心思说的场面话,没啥真用处。真正能改变你日子的,从来都是那些不起眼的小习惯 —— 比如用完的碗顺手洗了,家里的桌子用完擦干净,每天睡前读几页书,坚持早上起来跑跑步。咱过日子,不是要找个多牛的答案,而是在一天又一天的坚持里,慢慢琢磨出日子的滋味,明白自己为啥活着。
村里的老周以前总抱怨 “日子没奔头”,后来听人说 “不如找点小事坚持做”,他就开始每天早上起来扫村里的小路,一开始只是扫自家门口那段,后来慢慢扫得越来越长。村里人见了,都夸他勤快,有的还跟着一起扫。老周说:“以前觉得日子没意思,现在每天扫路,看着路干干净净的,心里也敞亮,还跟村里人处得近了,这就是日子的意思啊。”
4. 别怕任何人和事,越怕越窝囊
你越怕啥,啥就越能折腾你,让你心里翻来覆去的难受,耗光你的精气神。要是做啥事都前怕狼后怕虎,怕别人笑话,怕事情办砸,那你的勇气和脑子都会被吓得没影,啥也干不成。你得知道,这世上的好多人和事,看着厉害,其实都是 “纸老虎”—— 就像村里搭戏台,看着锣鼓喧天、人多势众,其实后台可能乱得一团糟。别人没你想的那么强,你大胆点,往前冲,会发现好多事其实没那么难,顺顺利利就成了。
城里的小吴以前怕跟人打交道,见了客户就紧张得说不出话。后来他老板跟他说:“你就把客户当成村口卖菜的大叔,有啥说啥,别怕。” 小吴试着做了,发现客户也没那么可怕,有的还挺随和,慢慢就敢跟客户聊天了,业绩也越来越好了。他说:“以前总怕这怕那,后来才知道,大胆点,事儿就成了一半。”
5. 先把 “心穷” 的毛病改了,再琢磨咋赚钱
“心穷” 说到底,就是脑子里没见识,只看得见眼前的日子,比如今天能赚多少钱、明天能省多少钱,看不到以后的路,也不想花心思、花钱提升自己,比如学个新本事、考个有用的证。钱没了可以再赚,要是心穷了,就像井底的青蛙,永远看不到外面的天,这辈子都别想翻身。
村里的小李就是这样,每天就知道在工地搬砖,赚一天钱花一天,有人劝他学门手艺,比如贴瓷砖、修家电,他总说:“学那个费钱又费时间,不如搬砖来得快。” 结果好几年过去了,他还是在搬砖,赚的钱没多多少,年纪大了,体力也跟不上了。而跟他一起去工地的小王,偷偷学了修空调,现在成了师傅,赚的钱比以前多好几倍,还自己开了家维修点。
6. 话能伤人也能救人,说话得有分寸
别小看你说的每句话,一句玩笑话,要是过了头,可能会让人家记恨你一辈子;一句暖心的话,在人家难的时候说出来,可能会帮人家挺过去。所以说话得谨慎,别随便乱说。玩笑开得太出格,就像在自己脚下埋了颗雷,说不定哪天就炸了;多听别人说,少自己说,才是保护自己的好法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