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昭宗天复元年(901 年),西川节度使王建派人邀请韦庄入蜀,担任自己的掌书记。王建是个有野心的人,想在蜀地建立自己的势力,他早就听说韦庄有才,便想请他来辅佐自己。韦庄当时已经七十二岁,厌倦了朝廷的纷争,便答应了王建的邀请,前往成都。在成都,韦庄深受王建的信任,王建对他言听计从 —— 韦庄建议王建 “休养生息,发展农业”,王建便下令减免蜀地的赋税,鼓励百姓开垦荒地;韦庄建议王建 “招揽人才,整顿吏治”,王建便派人四处寻访贤才,严惩贪官污吏。在韦庄的辅佐下,蜀地渐渐安定下来,百姓们安居乐业,成为了晚唐乱世中的一片 “乐土”。
唐哀帝天佑四年(907 年),朱温逼迫唐哀帝禅位,建立后梁,唐朝灭亡。王建得知后,在成都称帝,建立前蜀,任命韦庄为宰相。韦庄虽然年事已高,却仍尽心尽力辅佐王建 —— 他制定了前蜀的法律制度,规范官员的行为;他重视文化教育,派人整理典籍,修建学校;他还与周边的政权交好,避免战争,让蜀地保持了稳定。野史里说,王建曾想效仿朱温,大肆屠杀唐朝的宗室,韦庄极力劝阻,说 “宗室无罪,杀之会失民心”,王建听了,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韦庄在担任宰相期间,仍不忘写诗。他的诗风变得更加沉郁,多反映乱世中的百姓疾苦和自己的人生感慨,其中《菩萨蛮》组词中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一句,更是成为了千古名句。他还整理了自己的诗作,编成《浣花集》,收录了自己多年来的诗作三百多首。这部诗集后来成为了晚唐诗歌的重要代表作,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前蜀武成三年(910 年),韦庄病逝,享年八十二岁。王建得知后,悲痛欲绝,下令追赠韦庄为司空,还亲自为他题写墓碑,称他为 “开国元勋,一代诗宗”。蜀地的百姓们也纷纷为他哀悼,有的百姓还自发为他修建祠堂,每逢清明,都有人去祭拜。
韦庄的一生,历经了晚唐的战乱与动荡,他科举失意二十多年,却始终没有放弃对才华的追求;他身处乱世,却始终心系百姓,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为百姓谋福祉;他是个诗人,用诗句记录下乱世的苦难与希望,留下了许多千古名句。野史里对他的评价极高,称他为 “晚唐诗魂”,说他 “以诗明志,以文济世,是文人中的楷模”。直到今天,人们仍在诵读他的诗句,缅怀这位在乱世中坚守初心的文人宰相。
喜欢皇朝秘闻录,不!是野史秘闻录请大家收藏:(m.38xs.com)皇朝秘闻录,不!是野史秘闻录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