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台上那盆被云瑶偷偷“开过光”的绿萝,绿得油光发亮,精神得过分,成了404寝室一道突兀又生机勃勃的风景线。云瑶每天都要对着它自我陶醉一番,顺便巩固一下自己“养花小能手”的人设。黎昼对着那盆绿萝和她仪器里那个异常的生命能量峰值数据,眉头拧成了疙瘩,时不时就推推眼镜,眼神在绿萝和云瑶之间来回扫射,充满了科学家的不解与探究。林燃依旧是那副沉默是金的样子,只是偶尔目光掠过那盆绿萝时,眼神深处会掠过一丝极其细微的了然。江照则完全当它不存在,该看书看书,该收衣服收衣服。
日子在这种微妙的“心照不宣”中滑到了体育课。
这学期的体育选修课,404寝室的四个人,阴差阳错地都落在了“太极剑”这门课上。选课理由五花八门:云瑶觉得穿着小裙子舞剑“仙气飘飘”,拍照肯定好看;江照想着学点套路,关键时刻说不定能当个不错的伪装动作;黎昼则是被课程简介里“蕴含古老东方哲学与人体力学智慧”的描述吸引,打算实地研究一下;至于林燃,选课系统卡顿,她随手点了第一个,大概就是传说中的“手滑”。
上课地点在操场东侧一块还算平整的空地上。体育老师是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爷子,姓陈,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练功服,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味道。他面前摆着一排学校统一发放的木质练习剑,做工粗糙,分量轻飘。
“同学们!”陈老师声音洪亮,中气十足,“太极剑,讲究的是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它不仅是强身健体的好方法,更能修身养性,体会动静相宜、阴阳相济的东方智慧!来,先跟我学起势!”
陈老师开始示范,动作舒缓流畅,每一个转身、递剑、划弧都带着一种圆融的韵味,确实赏心悦目。“起——势——,动作要慢,要稳,腰为轴,力由地起,贯穿全身,达于剑尖……”
学生们纷纷拿起木剑,跟着比划。场面立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云瑶穿着她那条新到的、裙摆蓬松的洛丽塔小裙子,努力想跟上老师的动作。飘逸是有了,但宽大的裙摆时不时就绊住她的脚,一个简单的“点剑”动作,她身子一歪,差点把自己带倒,引得旁边几个女生低低窃笑。她小脸微红,手忙脚乱地扶正头上的蕾丝边发卡,嘟囔着:“这裙子……不太适合运动嘛……”
黎昼则完全进入了“科研模式”。她推了推厚眼镜,拿着木剑,像拿一根测量标尺。陈老师做一个动作,她就停下来,皱着眉头,嘴里念念有词:“上肢运动角度约45度,肩关节为轴心,带动肘、腕……力矩传递路径清晰,但能量在关节处损耗率需计算……重心转移轨迹呈圆弧,符合最省力原则……” 她一边分析,一边试图精确复刻老师的动作,结果动作僵硬得像关节生锈的机器人,一个“带剑”动作,差点把木剑甩到前面同学的后脑勺上,吓得那人赶紧缩脖子。
江照学得很认真。她记忆力超群,模仿力也强,陈老师教的动作,她只看一遍就能分毫不差地复制出来。起势、点剑、劈剑、带剑,一招一式,标准得像教科书。但她的动作里,只有精准的“形”,却缺乏那种圆融流转的“神”,更像是在完成一套设定好的程序,少了几分内蕴的生命力。
大部分同学也都差不多,挥舞着木剑,动作生涩僵硬,与其说是练剑,不如说是在集体表演“烧火棍的多种错误用法”。操场上充满了各种奇奇怪怪的破空声和木头相互碰撞的闷响。
“好了,基本动作就是这样,大家自由练习一下,找找感觉!”陈老师拍拍手,背着手在学生中间巡视指导。
林燃默默地拿起一把木剑。这轻飘飘的“玩具”入手,她几不可察地蹙了下眉,指尖在粗糙的木纹上划过,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嫌弃。她没去人多的地方凑热闹,而是独自走到场地最边缘的一个角落,那里没什么人。
她随意地站定,右手持剑,垂在身侧。阳光洒在她清瘦的身影上,给她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边。她似乎有些无奈地看着手中的木剑,沉默了几秒。然后,她动了。
没有刻意加快速度,依旧是太极剑的套路:起势、点剑、劈剑、带剑、抹剑……
但就在她动起来的那一瞬间,整个人的气场都变了!
动作依旧舒缓,却流畅得如同行云流水!她的手臂稳如磐石,没有丝毫颤抖;脚步轻灵得如同踩在云端,每一次移动都精准地踏在无形的节点上;身体的扭转、腰胯的带动、手臂的挥洒,协调得宛如一首和谐的乐章,人与剑仿佛天生就是一体!
那原本平平无奇的太极剑套路,在她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灵魂。舒缓的动作之下,竟隐隐透出一股沉静如渊、蓄势待发的磅礴气势!仿佛那不是一把轻飘飘的木剑,而是一柄藏锋于鞘、随时能裂石分金的古剑!
尤其当做到“点剑”时,她手腕微抖,木剑剑尖以一个不可思议的速度和角度向前轻轻一点!就在那一点之间,空气仿佛被无形的力量刺穿,发出了一声极轻微、却异常清晰的“嗤——!”声!如同热刀切过冷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