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枭”行动指挥中心的灯光,通常是恒定的、令人安心的明亮。但在此刻的深夜里,这光芒却仿佛带着重量,压在每个伏案工作的人的肩头。空气里弥漫着设备低沉的运行声、键盘敲击声,以及一种无形却无处不在的紧迫感。雷战的办公室,是这片忙碌区域中相对独立的一隅,窗帘紧闭,将外界隔绝。
他的办公桌上,摊开着那本页面泛黄、散发着旧纸张和淡淡霉味的日记本——二叔的遗物。旁边,是苏晚晴团队出具的、关于“幻影”与塔寨“完美冰晶”技术关联性的详尽鉴定报告,上面布满了复杂的分子式和冰冷的数据。两个时代的线索,跨越了二十年的尘埃与鲜血,在此刻交汇。
雷战的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反复流连在二叔记录林枭消失那夜的段落,以及描述实验台上未完成配方草稿的字句上。那些文字旁边,日记的页边空白处,散落着一些用蓝色钢笔随手画下的符号和结构式片段——几个交错的三角形,一条扭曲的、带着节点的线条,一个像是被刻意打散后又重组苯环图案……以往,他只当这些是二叔思考时无意识的涂鸦,是思绪流淌过的痕迹。
但今夜,在“幻影”带来的巨大冲击和“新塔寨”幽灵般的威胁下,这些看似杂乱的符号,在他眼中忽然变得不同。它们的位置,它们与旁边文字描述的林枭配方特点的微妙对应,尤其是当他的目光扫过苏晚晴报告中那个关键的、异常的氘代前体特征峰时,一个符号——那个由三个交错三角形组成的图案——仿佛在他脑海里“咔哒”一声,与报告上的某个分子结构片段重合了!
一个大胆得近乎疯狂的念头,如同黑暗中骤然划过的闪电,瞬间照亮了他的思维:这些符号,会不会是二叔留下的、刻意伪装过的识别标记?是针对林枭那套独特化学体系埋下的“暗桩”?
心脏猛地撞击着胸腔,肾上腺素开始飙升。他立刻打开内部数据库,调取当年塔寨案封存的、有限几张属于林枭的实验笔记残页的高清扫描件。他将屏幕上的图像与二叔日记上的符号并置,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探针,在两者之间来回扫描、比对。
起初,进展缓慢,如同在迷雾中摸索。但当他尝试将二叔那个“扭曲带节点的线条”符号,与林枭笔记中一个涉及特定还原胺化步骤、其手性中心构型可以被多种方式微调的反应式进行叠加重构时,惊人的对应关系出现了!二叔符号上的“节点”,精准地对应着林枭反应式中那几个可以通过不同催化剂或反应条件进行“修饰”、从而在最终产物中留下独特“指纹”(如同苏晚晴发现的特定副产物或同位素分布)的关键位点!
这不是巧合!这绝不是随手的涂鸦!
雷战感到一阵强烈的战栗掠过全身,仿佛隔着二十年的时光,触摸到了二叔当年在那血腥行动前夕,于灯下奋笔疾书时那深沉的忧虑与未雨绸缪的决绝。二叔预感到林枭可能逃脱,预感到其技术可能流传,他在极度危险和有限条件下,用一种只有深入理解林枭化学思维模式的人才能解读的方式,在这些日记的缝隙里,埋藏了识别其技术根源的密码!这些密码,指向的是林枭配方体系中那些可以被动手脚、植入独特标记却又难以被其自身轻易察觉的“结构弱点”或“后门”!
他全神贯注,精神进入了一种高度亢奋的状态,仿佛在与时间赛跑,在与二叔进行一场无声的接力。他参照“幻影”鉴定报告中所有独特的化学“指纹”,疯狂地核对着二叔留下的每一个可疑符号。那个三个交错三角形的符号,其指向的一种可能的氘代引入路径,与“幻影”中异常氘代苯丙酮前体的特征,吻合度极高!另一个类似打散苯环的符号,则暗示着一种可能导致特定位置甲基化异常、从而产生独特副产物的反应旁路……
如果能完全破译这套密码体系,他们将不仅仅能更精准地溯源来自林枭体系的毒品,甚至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利用这些“后门”,给那个幽灵致命一击!
激动和一种沉重的使命感淹没了他。他飞快地在电脑上建立加密文档,将二叔的符号、对应的林枭反应式片段、“幻影”的特征数据,以及他自己的推断和链接关系,逐一录入、构建成一个初步的密码解读模型。屏幕的冷光映照着他因极度专注而显得格外锐利和深邃的眼睛。
时间在无声中飞逝。窗外的城市早已沉寂,指挥中心大部分区域的灯光也已熄灭,只剩下他这里,还亮着这盏孤灯。
就在他刚刚完成一个关键符号与“幻影”中某种特殊催化剂残留的关联论证,准备将其归档保存时——
“滋——啪!”
一声极其短暂、轻微的电流异响!
办公室内所有的灯光,包括他桌面的台灯、顶部的照明,在一刹那间,毫无征兆地彻底熄灭!电脑屏幕也同步黑了下去!整个世界仿佛被一只无形巨手捂住了眼睛,陷入绝对的、令人心悸的黑暗与死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