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二月初,杨小强结束了电视机的攻关,几乎是‘手搓’出了一台十四寸的黑白电视机。
高小鹰非常兴奋,把黄不凡请到收音机厂观摩。
看上去,除了外表一些细节略微有点粗糙外,功能方面,已经和买回来的电视机殊无二致。
高小鹰甚至还把富华厂那台电视机借了过来,两台机子摆在一起开机对比。
大家都发现,收音机厂已经生产的电视机图像声音更清晰,雪花点少了一大半。
黄不凡高兴地夸了杨小强几句,叮嘱他把技术整理出来交给高小鹰,自己马上回学校去复习。
杨小强走后,高小鹰找到黄不凡:“大哥,我去过好几次澧州电子管厂了,他们的生产工艺并不是多么高深复杂。如果我们有设备,自己生产显像管并不难……”
黄不凡思考了一阵,交代他暂时不要心急。
既然和澧州电子管厂搞熟了,那就加深关系,先从他们那里采购,近一两年还是用他们的管子。
至于自己生产部件,等有机会和菲普联系一下再做决定。
77年上半年,富桥一带基本风调雨顺,沂溪公社更是欣欣向荣之景。
在黄玉明的主持推动下,沂溪公社掀起了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和夜校扫盲的热潮。
这个事迹被常阳地区推为模范,黄玉明也得以在地区作报告介绍经验。
这既是黄玉明自己的荣耀,同时也是华安县的荣誉,华安县自然不会视而不见。
闫书记在县委会议上建议,要给黄玉明同志压压担子。
这一天傍晚,黄不凡手头没有什么事,坐在家里逗着美文玩。
黄不凡心里,不知不觉却把和自己有关的这些事复盘了一遍。
自重生以来,在自己的促使下,家乡的发展已经打好了基础。
曾经毫不起眼的黄家湾大队,从最初的藕煤厂开始,慢慢有了的桔园和茶厂,再到已经形成品牌的水泥厂,都已经走上了正轨。
唯一还需要自己掌舵的,可能暂时就只有高小鹰管理的收音机厂了。
这些事业里,除了藕煤厂的‘寿命’不会太长之外,其他几个产业都是很有生命力的。
谁都不会料到,黄不凡最在意的,却是如今最不起眼的收音机厂,也就是高小鹰嘴里说的,未来的‘电子设备厂’。
前后左右都考虑了一番,最弱小的收音机厂,也在不知不觉中成长。杨小强凭一己之力,搞出来的电视机就是最好的例证。
黄不凡很期待,明后年,到时候和菲普联系上后,会有怎么一番场面。
人事方面,弟弟黄玉明已经当了公社书记,如今又得到闫书记的肯定,不久之后就要再‘压担子’。
能提前二十多年走到副县级,真的是未来可期哦。
有时候,黄不凡自己也会在心里责怪自己几句:为什么自己对当官没有兴趣呢?
但想到自己改变高俊人父子的人生,还有和雷阿姨一家人的交错,命运的齿轮,都是在自己的拨动下转动。
某种程度上,自己算不算那只‘上帝之手’?
黄玉明也是春风得意,风尘仆仆从县里开会回来,顾不上休息就来找大哥聊天。
却看到大哥老神在地坐在那里发呆,小侄子美文在旁边玩得不亦乐乎。
听到脚步声抬了抬头,也奶声奶气地叫了声‘叔叔’,却又不再搭理他。
黄玉明走过去摸了摸美文的头,提高了点声音:“大哥,你在发什么呆呢?”
黄不凡这才回过神来,看着满面笑容的二弟,没好气地回了句:“吆,黄大书记来了,怪我没起身接你?”
没想到大哥会在这个时候呛自己,黄玉明也愣了一下。
他还没来得及开口,黄不凡顺手拖过旁边的一条凳子给他:“先坐吧,有什么事坐下再说。”
塞了根烟给大哥,兄弟俩吞云吐雾了几口,黄玉明就把这次去县里开会的事说了一遍。
黄不凡点点头:“老二,大哥知道你有本事,闫书记要提拔你当然是好事。
但你要有心理准备,县里可不比在公社,人事方面复杂得多,工作也繁琐得多……”
对于大哥的提醒,黄玉明当然不会忽视:
“大哥,你说的我都明白,但男人谁不想做一番事业?走的高自然责任越重,我有心理准备的。”
黄不凡终于呵呵笑了起来:“其实也不用太紧张,万变不离其宗。
我们虽然是乡里人进城,但只要把握住一个原则,那就是脚踏实地为民办事,任何时候都出不了大岔子。”
兄弟俩又聊了一阵,站起来准备去吃饭,还想留黄玉明一起小酌两杯时,黄德志在门口喊了句:
“院长,来了个抽风的病人,你有时间过去看看不?”
一般情况下,黄德志罗德江等人都不会主动过来请黄不凡接待病人。既然来叫了,肯定有点情况,黄不凡自然不会马虎。
两人加快脚步边走边说,等走到门诊楼,黄不凡已经掌握了病人的基本情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