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大力家完全不懂,家里的水井不是有毒么怎么还能当医药费?
黄不凡解释了几句:“如果真的在下面发现了矿藏,那也是国家的,开采出来的矿石和你我都没关系。
但你家就摆在那里,多少要补偿你们一点吧,还担心付不起医药费?”
姚大力当天下午就被送去了潭州,黄不凡也联系了姚腊波,让他找来大队的劳力,先把姚大力家的水井挖开再说,
果然,挖开一边井壁,井水流干后水井下面的石头,种地人都看得出来不是普通的石头,只是暂时不知道是什么而已。
敲了不少拿上来,姚腊波还是请黄不凡出面,把石头样品上交到县里。
一个月之后,姚大力终于出院了,而华安县早就传来好消息,送去化验的石头,是高品位的锌矿,同时还伴生有金矿。
华安县已经报呈上级,只等地质矿产专家过来探明储量了。
这又是沂溪公社的一件大事,一旦李家山真的开采出大型锌矿甚至金矿,整个富桥都将受益不少。
黄不凡知道了之后的事,自己就插不上手了。不过心里也有了底,至少给姚大力垫付的医药费不愁了。
姚大力回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来感谢黄不凡。这个时代的农村人多么淳朴,完全没有去想‘家里有矿’的事。
安慰了姚大力几句,这件事就告一段落了。
但沂溪医院内部,尤其是刘伟方等人这些专家,对这件事却有了另一层看法:
医生给病人诊病,不仅仅要做仔细的望闻问切,同时还要考虑病人的生活环境。
刘伟方和黄不凡开玩笑:“院长你一个中医,怎么有了搞公卫调查的能力?”
黄不凡无法解释,只是推搪了几句:“这没有什么不好意思不也就是问诊和望诊么?”
所有人都一愣,不错,如果从广义的中医四诊来说,黄不凡这次的做法,确实也可以用望诊和问诊来解释。可在此之前,谁会有这样的念头?
转眼到了十一月,初七是个好日子,贺盛民正式来蒋家提亲,他和蒋小娥的婚事,也会在年前完成。
蒋玉波和张翠花原本对这个小女婿有点不满,但黄不凡说得那么肯定,他们也就更愿意相信贺盛民的将来。
蒋小娥心愿得偿,心里对姐夫也更加敬重。
贺盛民就更不用说了,自己的亲事能成,全靠这个连襟慧眼有加呢。
于是,有一天特意来找姐夫聊天。说是聊天,其实还是想请他指一下路。
黄不凡对他确实也高看一眼:“妹夫,都是一家人了,也用不着客气。我问你你个事,你对做什么最有兴趣?
如果想做生意,可以去富溪厂,如果还是想当干部,那就安下心来,等你爹退下来了,你继续当支书。”
安福大队地盘不小,但都是‘山里人’,普遍的文化水平不高,贺盛民算是其中的佼佼者。
只要老陈退下来,他肯定能顶上去。这可和将来出现的‘家天下’无关。
贺盛民想了想:“姐夫,我这人脑子也不活络,应该不是搞经济的料。我还是更喜欢在大队……”
黄不凡点点头:“形式的发展,你这样有点文化的大队支书将来应该有前途的,你就放心大胆去干。”
如今的安福大队,在整个沂溪公社算是大名鼎鼎。除了黄家湾大队外,就是最好的大队。
主要是香草溪这块地的存在,富华厂富溪厂这些‘下金蛋的母鸡’都集中在这里。
还有电影院和火车站,已经成了沂溪公社最热闹最繁华的地方,安福大队社员不用多做什么,每年都有不少的收益。
贺盛民回家就把黄不凡的话转告了父亲,陈支书也是个有主见的人。
父子俩当即就商量决定,今年底大队开党员会时,老陈就会退下来,到时候贺盛民就会成为沂溪公社最年轻的支书。
年前,富华摩托正式生产下线。富溪电子管厂的彩管质量也稳定了,产量也上来了。
而横跨沂溪之上的黄家湾公铁两用大桥也已经动工,81年底就要竣工通车。到时候,黄家湾水泥厂的水泥。就能直接通过铁路出厂。
年味越来越浓,黄不凡心里的渴望也越大。
因为不久之后的81年,华夏基层政府会发生一个大变化,公社成为乡,大队成为村,包产到户也会快速铺开。
黄不凡却有不同的想法:如今的黄家湾大队,还需要包产到户吗?如果继续以现在的局面走下去行不行?
记忆中,不管是豫南的南街村,还是那名噪一时的天下第一村,不都是没有搞承包吗?
虽然,他们后来最终还是有点没落了,可足以说明,包产到户也未必是万能的。
趁着大学生们都回来了,黄不凡发起动议,召集大队干部和所有骨干开会,商讨明年做什么,接下来怎么走的问题。
所有人,包括赵国庆这些大学生们,其实都说不出太多的新意。反倒是他们消息灵通,知道皖南省‘十八义士’的壮举,对于包产到户跃跃欲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