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河清二年(公元563年)冬,北风卷地,酷寒彻骨。
这一年的冬天来得格外早,也格外凶猛。对于北齐的陪都、军事重镇晋阳(今山西太原)来说,最大的威胁不是风雪,而是从南北两个方向如饿狼般扑来的敌人。
北周柱国大将军杨忠(隋文帝杨坚之父),联合了草原霸主突厥木杆可汗,集结了二十万大军,兵分两路,自恒州(今山西大同)而下,直逼并州晋阳,意图一举拔掉北齐这颗北方最坚硬的牙齿。旌旗遮天,马蹄声震动了整个汾河谷地,晋阳城危在旦夕。晋阳是北齐的 “龙兴之地”,城防坚固,却因主力部队在南线作战而兵力空虚,形势危急。
此时,晋阳城头,一位身披银甲、面容俊美如女子的年轻将军正紧蹙眉头,凝视着远方敌军连营的灯火。他,正是年仅二十二岁的乐城县开国公、并州刺史——高长恭。据《北齐书?兰陵王传》记载,高长恭 “悉简精锐,昼夜巡警”,一面加固城防,一面派人向邺城求援。当时突厥骑兵凶悍善战,北周军队更是配备了先进的攻城器械,不少将领主张弃城突围。
尽管兰陵王容貌柔美,让初次见他的人误以为是一位翩翩贵公子,但此刻,他眼中闪烁的却是与年龄不符的沉毅与决绝,高力排众议,坚持固守待援。身边的几位老将,如并州刺史段韶、大将军斛律光,都是久经沙场的名将。军中不乏有人私下议论,这位“貌若妇人”的王爷,能否经受住真正战场的血腥洗礼。
“报——!周军前锋已至城西三十里,突厥骑兵正在城北劫掠,焚烧村庄!”
战斗打响后,突厥骑兵首先发起猛攻,他们依仗机动性强的优势,在城外烧杀抢掠,试图瓦解守军士气。高长恭身着铠甲,亲自登上城楼指挥作战,他 “亲冒矢石,神色自若”,极大地鼓舞了将士们的斗志。史载他曾在城楼上弯弓搭箭,射杀三名突厥前锋,令敌军大为震慑。
“报——!我军出城试探的部队失利,士气受挫!”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大帐内的气氛凝重得如同冻结。敌军势大,且以逸待劳,若贸然出战,恐有全军覆没之险。名将段韶定下了“固守待机,后发制人”的策略,但被动挨打的压抑感,笼罩在每个齐军心头。
然而,战机出现在一个最残酷的时刻。
数日后,天降暴雪,视野混沌。北周与突厥联军自恃兵力雄厚,认为齐军绝不敢在如此天气出战,戒备逐渐松懈。就在这天夜里,高长恭来到了段韶的大帐。
“段公,敌军骄纵,以为我军怯战。今夜风雪正急,正是天赐良机!长恭请命,率本部精骑,出城突袭周军粮道与前营!”
段韶看着眼前这位目光灼灼的年轻人,他欣赏这份勇气,但也深知风险。“兰陵王,可知此去若败,将有去无回?”
高长恭拱手,声音坚定:“国之安危,系于此城。长恭纵死,亦要挫敌锐气!”
他的请求得到了批准。当夜,高长恭亲率一千精锐骑兵,人衔枚,马裹蹄,如同一支无声的利箭,从晋阳城南门悄然射出,没入漫天风雪之中。
风雪成了他们最好的掩护。他们绕到周军侧翼,找到了那条维系着二十万大军生命线的粮道。此时,押运粮草的周军正在营帐内躲避风雪,全然不知死神已然降临。
“将士们!”高长恭跃马扬刀,他那张俊美的面孔在风雪中因战意而显得无比锐利,“国家养士千日,正在此时!随我——杀!”
刹那间,寂静被打破!
一千铁骑如雪崩般冲入敌营。高长恭一马当先,那袭白袍在风雪与火光中格外醒目。他手中的长刀左劈右砍,所到之处,人仰马翻。周军完全被打懵了,他们根本不知道来了多少齐军,只见风雪中到处都是闪烁的刀光和咆哮的骑兵,顿时乱作一团。
粮草被焚,冲天的大火甚至映红了晋阳城的天空。主营的周军和突厥军看到后方火起,喊杀震天,军心大动,不知虚实,竟不敢全力来援。
高长恭率领的这支奇兵,在敌营中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他作战时,因面容太过俊美,曾特意命人打造了一副造型凶厉的青铜面具。此刻,在火光映照下,那副鬼魅般的面具和他矫健如龙的身姿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深深烙印在每一个敌军眼中,带来了无边的恐惧。
突袭大获成功。
援军在段韶的率领下与援兰陵王内外夹击,大败联军。他们不仅焚毁了大量粮草,更极大地扰乱了联军的部署和士气。
当他凯旋入城时,银甲染血,白袍破损,但身姿依旧挺拔。他摘下面具,露出那张年轻而坚毅的面庞。城头上的守军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
“兰陵王!兰陵王!”
此战,彻底证明了高长恭绝非凡俗。他并非只有美貌,更有超凡的勇气、决断和战术执行力。他以一场漂亮的奇袭,向天下宣告了一位绝世名将的崛起。
晋阳保卫战最终以北齐的全面胜利告终。在老将段韶、斛律光的指挥下,以及凭借兰陵王高长恭此战提振的军心,齐军稳扎稳打,成功击退了北周与突厥的联军。杨忠率残部狼狈西逃,突厥可汗也带着抢掠的财物撤回草原。
经此一役,高长恭“勇冠三军”之名传遍朝野,他在此战中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既能固守城池,又善伺机反击;既懂鼓舞士气,又通战术谋略。此战过后,高长恭的名字开始在军中流传。士兵们敬佩他的勇猛,更赞叹他的沉稳 —— 要知道,当时他年仅 23 岁,却能在强敌压境时保持如此定力,实属难得。
战后,高湛龙颜大悦,下旨褒奖:“长恭躬擐甲胄,身先士卒,保我北疆,勋莫大焉。” 并赏赐布帛千匹,增加食邑五百户。
他从一个宗室贵胄,真正成长为北齐王朝可以倚仗的国之柱石。而这一切,都只是他传奇生涯的序幕。不久之后,在洛阳城下,他将迎来那场让他名垂青史的邙山之战,以及那曲流传千古的《兰陵王入阵曲》。
喜欢历史奇人传请大家收藏:(m.38xs.com)历史奇人传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