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蓉城的夜色已浓如墨染,远处城市的霓虹在夜空中晕开一片模糊的光晕。仁泽生物核心研发实验室里,却依旧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巨大的白板上早已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种分子式、工艺路线图、关键参数、待验证假设以及打满了问号和惊叹号的批注。实验台被清理出一大片区域,铺满了打印出来的文献资料、专利摘要、陈树清带来的原始数据图表以及仁泽以往失败项目的总结报告。
空气里,除了固有的消毒水和化学试剂气味,还弥漫着速溶咖啡的焦香、外卖盒饭残留的味道以及一种高度专注下特有的、混合着汗味和亢奋的“人味儿”。
陈树清站在白板前,衬衫袖子挽到手肘,领口敞开,头发被他自己抓得有些凌乱,但镜片后的双眼却亮得惊人,燃烧着纯粹而炽热的墨绿色火焰(技术偏执被完全点燃)。他手中的记号笔在白板上飞快地移动、圈点,声音因长时间的讲述而沙哑,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所以,综合来看,针对贝林妥欧单抗这类复杂的双特异性抗体,我们的突破路径已经非常清晰!”
陈树清重重地在白板上画了三个圈,“第一,工程化细胞株与培养基/工艺协同优化!李工,你负责新细胞株在500L罐的工艺放大参数摸索,重点关注溶氧控制和剪切力耐受性!培养基配方按我给你的第三版方案微调,重点关注关键营养因子的流加策略!”
李工用力点头,脸上之前的绝望和愚昧早已被专注和兴奋取代,浅绿色的光芒在眼中闪动:“明白!罐体参数和DO(溶氧)调控模块我熟,连夜调试!”
“第二,颠覆性纯化工艺!王姐,新型混合模式填料的小型装柱测试和洗脱梯度优化,必须尽快拿到可靠数据!目标是两步,最多三步,收率要突破百分之七十!”陈树清的笔尖点在纯化路线上。
王姐早已挽起了头发,眼神锐利,土黄色的坚韧和浅绿的兴趣交织:“填料样品明天一早到!我和小赵通宵做小试!保证拿到初步数据!”
“第三,稳定性与制剂!老孙!”陈树清看向之前最顽固的老技术员,“新型多肽稳定剂的效果验证,尤其是高温加速下的聚集抑制率,是你的强项!拿出数据来,证明它的价值!”
老孙此刻脸上哪还有半分抗拒的浊黄?他搓着手,眼中也难得地燃起了技术人的好胜心(浅绿):“陈教授放心!加速试验箱我这就去设定!数据说话!”
“刘工!分子构建的优化不能停!针对载体上那几个调控元件,继续做定点突变文库筛选!我要更高的基础表达量!”陈树清的目光扫向年轻的分子构建工程师。
“已经在做了!高通量筛选仪跑着呢!第一批突变体明早就能挑出来!”刘工语速飞快,身上那明亮的墨绿光芒几乎要溢出来。
张立峰站在人群外围,不再是领导者,更像一个后勤总管和坚定的支持者。他身上的深灰绝望早已被燃烧的土黄(务实干劲)和浅绿(发展渴望)取代。
他不停地打着电话,低声催促着:“对,试剂!名单上那些,无论多晚,想办法调货!运费加倍!……设备?AKTA那台立刻检修校准!……夜宵?再订二十份!要顶饱的!”他挂掉电话,看着眼前热火朝天、分工明确、斗志昂扬的团队,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暖流和力量(淡金初心)。
这支濒临解散的队伍,仅仅一天,就脱胎换骨了!
万一乐依旧坐在实验室稍远的角落,像一块融入背景的磐石。星儿靠在他身边,小脑袋一点一点,显然已经困得不行了,却还强撑着,好奇地看着大人们忙碌。
万一乐一只手轻轻搭在星儿背上,无形的愿力如同最温柔的暖流,无声地安抚着她,驱散着实验室高强度环境带来的不适感。(微弱的惨白惊惶)
他的主要心神,则如同精密的雷达和稳定的锚,持续笼罩着整个核心研发团队。强大的愿力场如同无形的清泉,持续不断地冲刷、净化着每个人因高强度工作而可能产生的疲惫(浅灰)、焦躁(暗红萌芽)、以及面对巨大挑战时本能的畏难情绪(惨白)。同时,这股力量也在更深层次运作:
当陈树清在阐述一个复杂的酶切位点设计时思路稍有凝滞,一股微凉的清流会瞬间注入他的心神,驱散那微不足道的阻碍,让他灵感如泉涌。
当李工在思考某个放大参数的风险点陷入牛角尖(浊黄滋生),愿力会如同和煦的风,轻轻拂过,让他跳出局部,看到更全局的解决方案。
当王姐因为一个纯化峰形不够理想而眉头紧锁(浅灰焦虑),愿力会带来瞬间的清明和冷静,让她注意到一个之前忽略的洗脱缓冲液离子强度细节。
甚至当小赵因为长时间盯数据眼睛发花、精神涣散时,一股温和的提振之力会悄然注入,让他重新集中精神。
这并非直接赋予知识,而是通过净化业力、维持最佳心智状态(专注、冷静、灵感活跃、抗压能力增强),让他们自身积累的知识、经验和创造力得以超常发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