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骨上人离去后,丹房内那股令人窒息的威压缓缓消散,但姜逸心头的沉重感却并未减轻。金丹后期修士的亲自试探,如同一把悬于顶上的利剑,明确地告诉他:他已不再是无足轻重的外门弟子,他的一举一动,都落在了某些大人物眼中。是福是祸,全凭他接下来的表现。
“不能再被动等待了。”姜逸深吸一口气,将杂念压下。恐惧和担忧毫无意义,唯有更快地提升实力、巩固成果,才能拥有自保和谈判的筹码。玄骨上人那句“机巧之物是小道”的评语,反而激起了他的好胜心。他偏要用这“小道”,走出一条让人无法忽视的路来!
他首先加强了丹房的警戒。利用现有的材料,他制作了几个简易的预警装置:在门窗缝隙贴上极细的“感灵丝”,一旦被触动便会引动一个小型共鸣器发出微弱蜂鸣;在几个关键设备和图纸存放点周围,撒上特制的“显迹粉”,任何微小的灵力扰动或物理接触都会留下痕迹。这些手段谈不上高明,但胜在隐蔽和即时,足以应对低水平的窥探。
随后,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自动投料装置”的研发中。这是实现流水线雏形的关键一步,能将炼丹师从繁琐、要求精准的投料 timing 中解放出来。他的设计思路是:一个多仓位的旋转料塔,通过精确的齿轮和棘轮机构,在控火符阵发出的特定时间信号驱动下,将预装好的药材依次、定时投入对应的丹炉。
难点在于机械结构的精密加工和与控火系统的时间同步。这个世界的炼器术能打造出飞剑法宝,但用于自动化设备的标准化齿轮、轴承等基础元件却极为匮乏。姜逸不得不再次化身“钳工”,用最简陋的工具手动打磨、雕刻小型的木质齿轮和玉质轴承,反复测试啮合精度和耐磨性。同步问题则通过改进控火符阵,增加一个简单的“时序信号输出”符纹阵列来解决,当温度曲线到达预设投料点时,会激发一个短暂的灵力脉冲,驱动料塔的转位机构。
这个过程耗时耗力,失败无数次。但他乐此不疲,每完成一个能顺畅运转的小部件,都带来巨大的成就感。系统则忠实记录着每一次尝试的数据,优化着设计参数。
就在他全神贯注地调试一个齿轮组时,心中忽然闪过一丝微不可察的异样感。并非听到了什么,也非看到了什么,而是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经过系统强化的敏锐直觉,仿佛空气中多了一丝不该存在的、极其隐晦的灵力涟漪。
他动作一顿,表面不动声色,继续摆弄手中的零件,但意识已瞬间与系统连接。
“系统,最高灵敏度扫描丹房内部,重点监测非我发出的、持续性的微弱灵力源或异常波动。”
【指令收到。启动环境灵力场全景扫描……滤波分析中……】
【警告:检测到异常持续性微灵波信号源,位于西北角房梁阴影处。信号特征:低频、稳定、具备特定编码规律,疑似……远程监测类符箓!】
果然!姜逸心中一凛,眼中寒光一闪而逝。真的有人将手伸进了他的丹房!而且手段相当高明,这灵波信号极其微弱,若非他精神力经过锻炼和系统增强,根本无从察觉。
他没有立刻抬头去看,而是假装弯腰捡拾掉落的零件,目光借着动作的掩护,迅速扫过系统标注的位置。在那根粗大房梁与墙壁交接的阴影角落里,隐约能看到一个仅有指甲盖大小、颜色与梁木几乎融为一体的薄片状物体,若不刻意寻找,极难发现。
“窃听符?还是监视符?”姜逸心中冷笑。他维持着正常的工作节奏,心中飞速盘算。直接拆除是最简单的,但会打草惊蛇,让背后之人意识到自己已经暴露,可能采取更激烈的手段。不如将计就计……
一个计划瞬间在他脑中形成。
他继续工作,但接下来的言行却悄然发生了变化。他不再完全沉浸于研发,而是时而会“自言自语”般地念叨几句,声音不大,却足以让那窃听符捕捉到。
“……这自动投料的关键,在于主齿轮的模数必须精确到毫厘,稍有偏差,投料时机便谬以千里,唉,难啊……”
“……丹霞长老所赠的‘冰心草’处理起来果然棘手,其性极寒,若不能用‘地火莲芯’的阳力在二百七十度时精准中和,药性尽失……”
(注:冰心草实际最佳中和温度是二百五十度,他故意说错)
“……灵石供能效率还是太低,若能找到‘星纹钢’作为反应器内衬,或可提升至一成,可惜此物难寻……”
(注:星纹钢根本不适合做反应器内衬,他胡乱编造)
他巧妙地将一些真实的困难、经过篡改的关键参数、以及完全虚构的技术难点混杂在一起,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既展现了自己确实在努力攻关,又传递出大量错误或误导性的信息。尤其是关于丹霞长老所赠药材的处理方法,他故意说错关键温度,若有人依此炼丹,必然失败甚至炸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