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供应链的危机,如同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迫使姜逸将目光投向了宗门边缘那片被遗忘的废弃矿区——“沉铁矿”。以“研究低阶材料综合利用技术”为名,他顺利获得了前往沉铁矿遗址进行短期考察的许可。这一举动,在玄骨上人一系看来,更像是姜逸在材料短缺压力下的无奈之举,是去“捡垃圾”的垂死挣扎,并未引起过多警惕,反而暗中嗤笑。
然而,他们绝不会想到,姜逸的目标,是那片贫瘠矿渣中蕴藏的、被这个世界所忽视的宝藏——稀土元素。
准备妥当后,姜逸带着两名较为可靠的科习弟子,乘坐宗门的飞行法器,来到了位于流云宗势力范围西南边缘的沉铁矿遗址。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荒凉景象:废弃的矿洞如同巨兽张开的黑口,坍塌的矿道随处可见,锈蚀的矿车和工具散落在杂草丛生的山坡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金属和尘土的气息。灵气也远比宗门内部稀薄、混杂。
“姜师叔,此地灵气匮乏,矿渣遍地,真有研究价值吗?”一名弟子看着满目疮痍,忍不住问道。
姜逸目光扫过这片废墟,系统界面正快速扫描着地表成分,一个个代表不同元素的光点在视野中闪烁。他平静地回答:“万物皆有其用,关键在于能否发现并利用。此地虽废,或许正藏着未被认知的珍宝。我们此行的目的,便是尝试用新的方法,从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东西。”
他选择了一处相对稳固、靠近主矿脉遗迹的矿洞入口附近作为临时营地。安顿下来后,他立刻开始了工作。第一步,是采样和分析。他指挥两名弟子,在不同区域、不同深度的矿渣堆和裸露岩层中,系统性地采集了数十份样本,并详细记录采样位置和环境特征。
回到临时搭建的简易工棚内,姜逸取出了他特意带来的、经过改装的便携式“成分分析仪”原型机。这台仪器结合了灵力波谱激发和简易光谱分析原理,虽然精度远不如实验室的大型设备,但足以进行初步的定性半定量分析。
他将一份份样本粉碎、处理后,放入分析仪中。仪器发出微弱的灵光,系统界面同步显示出复杂的元素谱线。
【样本S-07检测中……主要成分:氧化铁(Fe2O3),二氧化硅(SiO2),氧化铝(Al2O3)……检测到微量特征谱线:对应元素镧(La)、铈(Ce)、钕(Nd)……稀土元素总含量估算:~0.008%。】
【样本S-13检测中……稀土元素含量估算:~0.012%,赋存状态分析:主要与磷酸盐矿物共生。】
【样本S-22(取自深层废弃矿道)……稀土元素含量估算:~0.025%!赋存状态:部分呈离子吸附态于特定黏土矿物中。】
数据不断汇总,姜逸的心情也随之起伏。含量果然极低,普遍在万分之几的水平,提取难度极大。但不同样本间含量有差异,赋存状态也不同,这为优化提取工艺提供了可能。尤其是那个含量达到0.025%的深层样本,让他看到了希望。
“含量低,杂质多,赋存状态复杂……传统的物理选矿(如重选、磁选)效果必然有限。”姜逸沉吟道,“必须采用化学提取的方法,利用稀土元素特定的化学性质进行分离富集。”
他脑海中浮现出前世稀土冶炼的几种主流工艺:酸法分解、溶剂萃取、离子交换等。在这个世界,他需要找到合适的替代品和适应灵力环境的方法。
“系统,基于现有修仙界常见化学物质(酸、碱、溶剂等)和灵力辅助手段,推演从沉铁矿渣中提取稀土元素的最优化学工艺路径。”
【指令收到。推演中……】
【推荐工艺路线:酸浸-萃取-沉淀法。】
1. 酸浸: 利用强酸性灵液(如浓缩‘蚀金水’——一种可溶解金属的灵酸)在加热和灵力震荡辅助下,将矿石中的稀土元素溶解出来,进入溶液。
2. 萃取分离: 利用特定有机灵溶剂(如提炼自‘鬼脸花’的萃取液),其对稀土离子有特殊选择性络合能力。通过调节溶液酸度、灵力场等条件,使稀土离子从水相转移到有机相,与大部分杂质分离。
3. 反萃沉淀: 用低浓度酸或特定试剂将稀土离子从有机相中反萃取出来,再加入沉淀剂(如草酸灵液),使稀土形成难溶化合物沉淀,最终煅烧得到稀土氧化物。
【关键难点:1. 酸浸效率与选择性控制,避免大量杂质溶出。2. 高效、选择性萃取剂的寻找与合成。3. 灵力场对萃取过程的影响机制不明,需实验摸索。】
有了系统的理论指导,姜逸开始了艰难的实践探索。他在工棚内搭建了一个小型的、由耐腐蚀灵玉制成的反应装置系列:包括一个带加热和灵力搅拌功能的浸出槽、几个用于萃取分离的分液漏斗状灵器、以及沉淀和过滤设备。
第一次浸出实验,他使用了浓度过高的蚀金水,结果不仅稀土被溶出,大量的铁、钙等杂质也进入了溶液,得到的浸出液浑浊不堪,给后续分离带来了巨大困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