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冷链储丹技术突破
辟谷丹口味优化计划的成功,如同春风化雨,在流云宗广大中低层弟子中赢得了广泛的好感与支持。科学派不再是高高在上、只关乎高深理论和复杂仪器的概念,而是与弟子们的日常修行息息相关、能带来切实好处的存在。丹道革新司的门槛,几乎被前来咨询、申请试用新口味辟谷丹或表达学习意愿的弟子踏破。姜逸顺势扩大了科习弟子的规模,并开始系统性地传授《科学炼丹操作手册》中的基础内容,科学派的根基日益稳固。
然而,树大招风。科学派影响力的迅速扩张,尤其是触及到了丹药供应和消费这一庞大市场的基础环节,不可避免地引发了既得利益集团更强烈的反弹。玄骨上人一系虽在高层博弈中暂时受挫,但其经营多年的势力网络仍在暗中发力。
百草堂李牧执事等人,一方面继续散播关于新口味辟谷丹“添加剂隐患”的模糊谣言,另一方面,则利用其掌控的部分资源分配权,对丹道革新司的日常运转设置了更多无形的障碍。其中最阴险的一招,便是针对丹药存储环节的刁难。
流云宗地域辽阔,各峰各堂所需丹药,皆由丹堂统一炼制后,分发至各处。丹药,尤其是低阶丹药,虽经特殊处理,但其药性会随时间推移和环境变化而缓慢流失,对存储条件有一定要求。传统上,丹药存储多依赖于特制的玉瓶、封灵符箓以及存放于阴凉、灵气稳定之处。对于一些对温度敏感的特殊丹药,则会使用价格不菲的“冰魄石”或小型寒玉阵法来维持低温环境。
李牧执事利用职权,以“库房调整”、“阵法检修”等为由,大幅削减甚至暂停了向丹道革新司供应用于存储试验性丹药和新口味辟谷丹的“冰魄石”和寒玉阵配额。同时,他暗中指使负责丹药配送的弟子,在运输过程中“疏忽大意”,致使几批革新司交付的丹药在转运途中因温度波动而出现了轻微的品质下降。
此举意图明确:掐断你的存储保障,让你的成果在流通环节受损,从而打击你的信誉和影响力。若革新司无法解决丹药,尤其是需要特定温度保存的新配方丹药的稳定存储和运输问题,其产品的推广将受到严重制约。
面对这一招,丹霞长老虽愤怒,却一时难以在规则内有效反击。申请额外的冰魄石配额程序繁琐,且容易被对方以资源紧张为由驳回。而若依赖传统存储方法,成本高昂且难以大规模应用。
难题再次摆在了姜逸面前。他意识到,这不仅是针对他个人的刁难,更是传统势力利用其垄断地位,对新生技术路线的“基础设施”进行卡脖子。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丹药的稳定存储问题,建立一条不依赖于传统稀缺资源的新型供应链。
“存储的本质,是维持一个稳定的低温、低氧、避光环境,减缓药性分解和变质。”姜逸在实验室中踱步,脑海中飞速运转,“冰魄石和寒玉阵的原理,是利用其自身特性吸收热量,维持局部低温。但这依赖于材料本身,成本高,难以精确控温,且不适合大规模、长距离应用。”
他的思维跳出了修仙界的常规框架,回到了前世的常识——制冷技术。冰箱、冷库、冷链物流……这些现代社会的基石技术,其核心原理并非依赖某种天然冷冻材料,而是基于热力学循环(如压缩制冷、吸收制冷等)主动将热量从低温处转移到高温处。
“能否将热力学制冷原理,与这个世界的灵能技术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高效的‘灵能制冷’系统?”一个大胆的构想在他心中形成。这将是比优化辟谷丹口味更具颠覆性的技术突破!一旦成功,将彻底改变丹药(乃至其他灵材)的存储、运输模式,拥有巨大的战略价值和商业潜力!
“系统,新项目立项:‘灵能冷链储丹系统’研发。目标:基于热力学原理,结合灵能转换与控制系统,实现可调控、低成本、可扩展的低温环境制造与维持。重点推演压缩式灵能制冷循环的技术可行性及关键部件实现方案。”
【指令收到。项目立项:‘寒渊’计划。】
【热力学模型建立:逆卡诺循环效率分析……】
【灵能适配性推演:】
1. 动力源: 以高效灵石供能核心或未来地脉灵力发电站输出,驱动灵能压缩机(需将旋转机械能转化为灵能驱动)。
2. 工质选择: 需寻找在低温下易液化、汽化潜热大、化学性质稳定、与灵气相容的灵性流体作为制冷剂。推演候选:液态“寒煞”(一种阴属性灵煞,汽化吸热性强,但具腐蚀性)、“冰魄元气”(温和,但液化难度大)、“癸水之精”(潜力大,但极稀有)。
3. 关键部件:
? 灵能压缩机: 核心难点。需设计能将灵能高效转化为机械压力,并对气态工质进行压缩的装置。可考虑基于“灵能电机”原理(参考未来灵力自动驾驶丹炉技术预研)或“压力符阵”直接作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