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宗门贡献值兑换陷阱
“灵冷链储丹技术”的突破,如同一颗深水炸弹,在流云宗高层内部引发了前所未有的震动。当掌门云鹤真人亲眼见证那台无需冰魄石、仅凭灵能驱动便能自主维持低温的“储丹柜”稳定运行时,其眼中闪过的不仅是惊讶,更有一种对未来的深远考量。他立刻意识到,这项技术所蕴含的战略价值——它将彻底改变丹药的储备、运输乃至贸易模式,其意义远超十种新丹方的发明。因此,他当机立断,将此技术列为宗门机密,授权丹霞长老和姜逸在绝对可控的范围内进行深化研究和试点应用,尤其是在即将到来的宗门大比所需的大规模丹药调配中,进行实战检验。
高层态度的明确支持,为科学派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丹霞长老一系声势更隆,丹道革新司获得了更多的资源倾斜和权限。姜逸带领着科习弟子们,开始紧锣密鼓地优化灵冷链技术,设计小型化的便携式储丹箱,并规划将冷链系统与自动化丹药品控流水线进行整合。科学派似乎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然而,玄骨上人一系绝不会坐视对手的壮大。明面上的技术比拼和直接弹劾接连受挫后,他们转变了策略,将战场转移到了更加隐蔽、却同样致命的领域——宗门的经济命脉,贡献值体系。
流云宗内,贡献值是硬通货。弟子获取功法、兑换丹药材料、使用修炼设施、乃至晋升等级,无不依赖贡献值。贡献值的获取,主要通过完成宗门任务、上交资源、或在某些比试中取得名次获得。而其兑换比例和规则,则由掌管宗门物资和财政的“庶务堂”制定和调整,其背后势力盘根错节,玄骨上人一系在其中影响力颇深。
一场针对科学派的“经济绞杀”,悄然拉开了序幕。最初的迹象并不明显,甚至披着“合理调整”的外衣。
这一日,陈铭面色凝重地找到正在实验室调试新一代便携式灵冷箱的姜逸。
“姜师弟,情况有些不对。”陈铭压低声音,“近日,庶务堂接连发布了数条关于贡献值兑换规则的‘微调’公告。”
“哦?具体内容是什么?”姜逸放下手中的工具,眉头微蹙。他近来忙于技术攻关,对这类行政公告关注不多。
“主要有三点变化,看似无关紧要,但细细品味,针对性极强。”陈铭掰着手指道,“第一,提高了‘丹道革新司’名下弟子接取常规宗门任务(如药园巡视、矿脉护卫等)的贡献值基础要求,美其名曰‘鼓励专注本职,避免精力分散’。”
姜逸眼神一凝。这意味着科习弟子们通过常规途径赚取贡献值的效率降低了。
“第二,”陈铭继续道,“下调了由我们革新司研发并提交的几种新丹药(如优化版辟谷丹、高效淬体液)在宗门任务奖励中的折算比例。理由是‘新丹方成本及稳定性尚需时间验证,价值评估应趋于保守’。”
这一招更狠,直接打压科学派产品的“官方定价”,影响其通过成果兑换贡献值的收益。
“第三,也是最隐蔽的一点,”陈铭的声音带着一丝怒意,“庶务堂悄然更新了内部兑换名录,我们革新司研发和急需的几种关键材料,如高纯度‘感灵玉’、‘软金石纤维’、乃至用于灵冷链工质的‘寒泉精气’等,兑换所需贡献值普遍上调了二到三成!而同时,百草堂、丹器阁提供的传统丹药和材料的兑换价格却保持稳定,甚至部分还有小幅下调!”
听到这里,姜逸彻底明白了。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贡献值兑换陷阱”!通过提高科学派的“支出成本”(兑换材料更贵),同时压低其“收入来源”(任务收益和产品兑换价值),一增一减之间,无形中大幅提高了科学派的运营成本,压缩其发展空间!而且,这些调整都打着“优化管理”、“风险控制”的旗号,让人难以直接指责其不公。
“这是阳谋。”姜逸冷静地分析,“他们不敢在技术层面与我们正面抗衡,便转而利用规则和资源分配权,进行经济封锁。长此以往,我们的弟子将因贡献值短缺而难以维持修炼和研究,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也会因成本高昂而受阻。”
“正是如此!”陈铭焦急道,“已有几名科习弟子私下抱怨,最近贡献值捉襟见肘,连兑换基础修炼丹药都感到压力。若这种情况持续,人心恐怕会散!而且,我们计划中的灵冷链推广和下一步研发,都需要大量贡献值支撑,如今成本骤然增加,计划很可能搁浅!”
姜逸沉默片刻,大脑飞速运转。单纯抗议规则不公是没用的,对方早已准备好说辞。必须找到破局之法。
“系统,调取近期宗门贡献值流通数据、任务发布与完成情况、以及主要物资兑换价格变动趋势。建立经济模型,分析玄骨一系调整规则对我们的具体影响程度,并推演可能的应对策略。”
【指令收到。数据调取中……模型构建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